1)第122章 什么流行?什么感冒?_锦衣卿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日?”吴大人问。

  民间织布,普通织女一日一匹,技术熟练的织女一日一匹三,有那日夜兼程的可达一匹半。

  手里这匹布,质感细腻光滑,比寻常布匹好上许多,因此得多费些功夫。

  这般想着,对面的女娃子摇了摇头,示意他再猜。

  吴尚书皱眉,这究竟是低了还是高了?

  “高了,”她挑眉,“大人往低了猜。”

  “半日?”

  她摇头,“还是高了。”

  吴尚书心头一跳,“莫不是五个时辰?”

  苏希锦璨然一笑,眼底生波,“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吴尚书尖叫,做梦呢?

  “苏大人可知工部织娘纺一日得布几何?一匹半!这还是工部技艺最好的织娘。”

  时值下朝,人流往来不断,许多人都被他尖锐的声音惊到。有的官员怕冷,赶着回府暖身。有的官员爱热闹,忍不住围了过来。

  韩韫玉扶着韩国栋,与一群枢密院的重臣也在其中。

  “苏大人,”他声音清润柔和,还有些无奈,“你与吴大人说了什么?”

  看他那惊恐愤怒的模样,可是吃惊不小。

  苏希锦眨了眨眼,很是无辜,“说织布呢,吴大人不信我。”

  信你才有鬼,吴大人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瞧着韩国栋在,求救似的拉住他道,“太傅您是她师父,您给评评理。苏大人说她花一个时辰织成了一匹布。这不是诓骗本官吗?”

  那一板一眼的架势,颇像小孩子犯错,跟家长告状。

  众臣不觉好笑,有人劝道,“吴大人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何必跟个小孩子计较?”

  “是啊,苏大人翻年才及笄,半大的孩子,不通俗物也是有的。”

  “苏大人也许只是随口一说,吴大人怎可与她一般见识?”

  吴庸被人说的面色发红,苏希锦抿嘴,这与年龄有何关系?

  这些人为她说话,不过是看韩国栋祖孙两在场,给她面子罢了。

  韩国栋自然明白,也明白她不会撒谎。这样不可思议的事,他与她相处多年,早已见怪不怪。

  于是抬了抬手,神情严肃:“既已入仕,就无年龄之分。苏大人,吴大人说的可是真的?”

  苏希锦点了点头,“是真的。”

  吴大人立刻道,“你看,她自己也承认了。”

  韩国栋不讲话,示意她继续说。苏希锦拿过那匹白布解释,“这匹布是我娘昨日织的,从织布开始到结束,只用了一个时辰。”

  “这怎么可能?”不等吴大人叫唤,周围人已经质疑了出来。

  “本官出身贫寒,犹记小时母亲夙兴夜寐,所织也不过一匹。”

  “一个时辰确实不行,若说一日半日的,本官说不得还会信服一二。”

  天空又开始飘雪,苏希锦搓了搓手,“我与公输大师发明了一台纺车,一车十二锭,一日可织七、八匹布。”

  上朝不可配带手炉,她小巧白皙的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