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四章:【洪洗象上战场】_穿越诸天做土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是北凉新王,并非一般人。”

  “徐公子是好人呀,还去许愿池里帮我捡钱呢。

  他派人送给我们的西瓜,吃完了,用皮炒菜,陈哥哥你不也说好吃吗?”

  “好人,也有做坏事的时候,坏人,也有做好事的可能,说不准的。”

  小女孩听不懂,只是笑着哦了一声。

  书生见四下无人,偷偷折下一截长柳枝,编了一个花环,戴在小女孩头上。

  他骤然想起那位北凉新王曾对自己睡过的一句话:

  媳妇儿,要从小养成。

  念及此处,不由多看了两眼身旁小丫头。

  他曾自言,死当谥文正。

  他曾给将军许拱,递交《呈六事疏》。

  他曾在江南道,于报国寺曲水,谈王霸,一鸣惊人。

  这位携带小乞儿游历大江南北,走遍北凉,巡查四方的的穷书生,名为陈亮锡。

  遥想当年,阳谋大才赵长陵,初见人屠徐骁,挟带丫鬟家仆,浩荡六百人。

  阴谋大才李义山,则独身一人,也是这般落魄不堪。

  .

  黄昏中,徐千秋终于到了宝瓶州边境。

  弱水源头。

  此地是一块,满目青翠的绿洲。

  如一颗绿珠,镶嵌于黄沙圆盘之中。

  让人见之欢喜。

  徐千秋在绿洲边缘,碧绿小河畔,掬水洗脸。

  红袍怪物,在水中如锦鲤游玩,嬉戏。

  此处戒备深严,常年驻扎有一支六百皇帐铁骑。

  其中,更夹杂着许多李密弼麾下的捕蜓郎,和捉蝶侍。

  织成一张大网。

  由一名朱魍首席杀手领衔。

  此举,既是保护那位古稀老人,也是严密监视。

  不论出行,赏景路线,还是每餐菜肴,皆尽数上报于李密弼知晓。

  春秋乱局之后,北莽能顺利推行书生治国,可以说,正是这位老者的功劳。

  徐千秋此行目的,便是见这位被女帝誉为“北莽柱石”的老人。

  谁能相信,北凉新王一路走来,过关斩将,辛苦走了数千里,就是自投罗网?

  徐千秋选了个临水的僻静位置,休息片刻。

  静待片刻。

  暮色沉沉。

  红袍阴物,始终是那副饱暖无忧的散淡姿态。

  徐千秋忽然想起,自己于半旬前,在戈壁滩上遇到的,骑骆驼的女子。

  与黄三甲学了些面相之术,徐千秋自然知晓,那是龙女相。

  故而,徐千秋难得主动露面,去与之借水。

  之后就,于黄沙之中,在其商队即将被黄沙掩埋之际,出手相助。

  却也没太多目的可言。

  随手为之,说不定日后能用的上。

  古书记载,这类龙女相,每次入汪洋,或入荒漠,皆会出现海市蜃楼。

  龙女相,与共工相的天生神力不同,与那凤妃相可母仪天下,也不同。

  自古以来,龙女相便被寻求长生不老的帝王,视作寻访仙山的钥匙。

  历朝历代,皇帝授意方士,出海寻访仙人,仙山。

  队伍之中,必有一名龙女相伴。

  可,如何以秘术指引,不得而知。

  那刻于蓬莱老鼋,背上石碑之上的长生之术,已被徐千秋毁去。

  此方世界,从此无长生之人。

  这天下,也不需要长生之人。

  他,不许有人长生!

  至于那名女子,之后是否会沦为帝王的钥匙,徐千秋漠不关心。

  黄昏落下,徐千秋猛然睁开眼,望向水边,踩踏而就的小径。

  小道尽头,有一老一小,结伴而来。

  稚童生得唇红齿白,憨态可爱。

  穿了一袭宽袖道袍,神色天然,让人见之忘俗。

  孩子身旁老者,须发皆白,身材高大,文巾青衫,自有一股清逸气。

  老人一手牵着竹马稚童,一手握有两卷经书。

  在见到徐千秋后,毫无讶异。

  似乎,早已料到他会来。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