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1章 难以跨越的距离_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而曲折的韦斯特峡湾,是挪威北方港口纳尔维克唯一水路。在德国入侵挪威的战争中,2000名德军山地步兵所搭乘的驱逐舰队,就是沿着这条峡湾进抵纳尔维克,并由此拉开了为期两个多月的纳尔维克之战序幕。

  那场生在北方的战役规模虽然不大,其进程与结果亦不足以对整个战争的形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人都是通过这场战役头一次注意到德军山地部队,进而为这支部队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折服。从那时候起,山地兵精神就成为德意志国防军的又一象征。

  时隔一年有余,一批德军山地步兵再次乘船出现在这条峡湾当中,不过和从前大为不同的是,这些步兵已经在纳尔维克度过了非常惬意的两个星期――温暖的壁炉、充足的热水与食物供应,每天只需要呆在屋子里,聊天、打牌或是闷头睡觉,这简直就像是一支从战场上撤下来休整的部队,但他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是无比艰险的战场!

  这是一支由领航汽艇、护航鱼雷艇和运输船组成的小型船队,挪威籍的领航员与德军派驻纳尔维柯的官员共同操控着那艘不足百吨的小汽艇走在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一艘1935年级鱼雷艇。

  这种排水量800多吨的大型鱼雷艇在德国海军中属于快机动部队,虽然艇上只装备05毫米口径舰炮一座,但2三联装地3毫米鱼雷射管以及高达节的航,使它成为一柄锋利的海上快剑,而挪威曲折的海岸线和复杂的峡湾更是为其提供了理想的作战场所――不过,自从欧海之战结束以来,英国舰艇就极少光顾挪威附近海域了!

  三艘悬挂德国旗帜的运输船排成一字纵队,在两艘大型鱼雷艇的保护下以8节的航缓慢向峡湾口驶去。“哈尔特马克”几个黑体大字,醒目的刷在第一艘运输船地船一侧,这与当年著名的“阿尔特马克”号只差一个字母,可两之间其实并无联系。

  被认为间接引了德军入侵挪威之战的“阿尔特马克”号,是一艘排水量达到**万吨的专业补给舰,于1937年下水,航209节。在战争爆之初,这艘补给舰被派往大西洋海域为出击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补充油料,并从那艘远洋袭击舰上接收俘获的盟军海员,后在返航经过挪威海域时,遭到英国驱逐舰分队地袭击,经过一场风帆时代式的甲板格斗之后,英军突击队救走了被扣押的船员,德国政府则将这一事件视为莫大的耻辱,而且当时德国输入铁矿砂的最主要途径便是通过货船经由挪威水道运,这也进一步坚定了德国攻占挪威的决心。

  眼前这艘“哈尔特马克”号,是20年代中期由汉堡造船厂建造的跨海邮船,其排水量为1吨,设计时的最高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