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章 波罗的海之王(3)_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舰队以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2艘驱逐领舰和19艘驱逐舰为主要力量,辅以数量可观的鱼雷艇和潜艇,就规模而言不但远远强于波罗的海沿岸地芬兰、瑞典等国。甚至让德国在波罗的海的海军防务司令汗颜。不过,苏俄海军庞大舰艇数量的背后,却是各国公认的现代化水平低、军官素质低、水兵训练低――尽管苏俄当局对此极力掩饰,但和苏俄海军有过接触地外事官员和专家们却有着相当一致地看法。

  装备和训练上的缺乏看起来并没有削弱红色海军地警惕性,德国舰队距离苏俄领海尚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俾斯麦”号的雷达现了一架从塔林方向飞来的飞机,战争时期的敏感使整个舰队飞快的进入了紧急戒备状态,两架梅塞施密特旋即从“格拉夫.齐柏林”号上起飞。经过改进的海军型bf-109t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一流战斗机。而它们以过500公里的时找到目标飞行物时,却现那是一架3年代以前制造的老式侦察机,其机身位置醒目的红星非常清晰的标注出它的身份――在逼近这架苏俄侦察机之前,两位战斗机飞行员都已经打开了机炮的射击按钮。幸而紧张的临战状态没有导致最终的擦枪走火,同样幸运的还有那架爱尔-5型侦察机上的两名苏俄飞行员,无论在何种状况下,他们那最高时仅有**0公里且机身为木质结构的飞机都很难逃脱经历过多次战斗洗礼的德国舰载机飞行员的攻击,特别是在以一敌二的情况下。

  一场虚惊之后。苏俄飞行员和他们的侦察机也没敢多在德国舰队附近逗留。大概在看清了这支舰队的身份和全貌之后,它便匆匆调头返航了。而张海诺既没有下令追击也没有要求舰队继续保持临战状态――此时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最高统帅部正秘密准备着在东线动一场致命的攻击,而斯大林也从未信任过这位“伟大”的德国领袖,但出于不尽相同的目的,且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摆在那里,德国和苏联现阶段仍表现得像一对友好和睦的邻邦。看起来德国抱定决心非打垮英国不可,苏俄则致力于巩固国内统治、稳定疆域以及大力展经济,但两之间分出高下的日子其实并不遥远。

  张海诺原本就不打算在芬兰湾附近多作逗留,“恰巧”被苏联侦察机撞上之后,他更是命令舰队加北行。或许是揣测出了德国舰队的训练意图,或许是通过外交途径和柏林进行了沟通,俄国人到天黑之前都没有再派飞机前来骚扰,而随着夜幕的降临,德国舰队在快驶过阿赫韦纳海峡之后也正式进入到波罗的海最北部的波的尼亚湾内。这片相对狭窄的水域介于瑞典和芬兰之间,非封冻季节也是德国从北欧运输铁矿石的海上航线之一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