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日一定要友好”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中日一定要友好”

  汉阳军工集团实验场,一个远离城市的山谷中,正在进行一项测试。

  “距离三百米,100毫米装甲钢板。”这个是空的刘庆恩,已经不需要为美军设计半自动步枪来证明自己了,汉阳军工集团如今的规模即便是放眼世界,十万人的规模,怎么也能在前面排的上号。对于给了他一个报效国家机会的方大总统,刘庆恩始终心怀感激。

  “不错,德国人的穿甲弹技术就厉害!”方剑雄也感慨了一句,望远镜里看的清楚,一声轰响之后,前方验靶的士兵旗语清晰,击穿了100毫米钢板。在得到德国人的技术前,中国生产的火箭弹,打一般的钢筋水泥碉堡也没问题,但是要想在三百米的距离上达到这个效果,那就做不到了。

  “这种火箭筒最近可以说是各部队最抢手的装备,使用方便,便于携带,作为排一级的支援火力,能打坦克还能打碉堡,性价比绝对是一流。”解决了穿甲弹技术,刘庆恩的心情也相当的好。火箭筒是芜湖军工集团所开发的一种步兵火力,但是没能解决穿甲弹的问题,一直到中**事互访开始,用雷达、新式飞机等一系列中**队领先的武器,换回了大批中**工在攀登科技树的过程中缺失的技术,其中就有钨钢穿甲弹的技术。

  “产量能上来的话,我看可以放到班一级。现在每个班13个人,两杆冲锋枪,一挺通用机枪。九条半自动。不如去掉两杆半自动,增加一个两人火力小组。”方剑雄说着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刘庆恩,刘总工程师皱着没有计算了一下道:“量还是太大了,汉阳厂这边的技术工人算是比较多且优质,目前的产量,每个月也就是一千支的水平。不是设备不足,是没那么多可用的技术工人。”

  “报纸上不是说。武汉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最大的技术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五千多名技术合格的产业工人。”方剑雄笑着调侃了一句,刘庆恩呵呵呵道:“报纸上说的您也信?每年就算有五千人的毕业生。也不是都够资格进汉阳厂。即便是进了汉阳厂,三年的技校能学到什么?不过就是把各种工种都熟悉一下,车几个毛坯干点小工的活还凑合。真进了汉阳厂,还得跟老师傅后面当两年学徒。能出师了才算合格的技术工人。”

  方剑雄听了也颇为诧异道:“怎么?技校毕业还得跟师傅带两年?”

  刘庆恩点点头。感慨道:“是这个情况,年轻人在技校学的东西真不多,都是一些大概的粗活。个别悟性好的,能够拿的出手,绝大多数都得师傅带出来才能算正式工。五年培养一个技术工,已经很快了。真正的大师傅,那都是十几年干下来,还得有悟性。汉阳厂多亏了当年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