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3章 1124大漠中的骑兵_我的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元帅返回意大利执政,隆美尔取得了北非德意联军的绝对指挥权,他率领整整40万大军在沙特阿拉伯境内横冲直撞,将蒙巴顿的残兵败将赶得东逃西窜。全德国的各大报纸都在宣传这份过人的战绩,毕竟这些战绩确实有着值得夸耀的地方。

  比起东线战场上那种每天动不动都只有500米甚至是300米的战争进程来说,隆美尔在中东地区动不动就向前推进15公里甚至30公里的数据,实在是更加鼓舞人心一些。就因为这一点,芬妮主持下的宣传部门,也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报道重点,放在了听起来数据更诱人一些的中东战局上。

  如果说在莫斯科城下的朱可夫还有瓦图京等人是在困兽犹斗的话,那么在中东的蒙巴顿将军只能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来形容了。他手里的部队根本无法和隆美尔的德意联军相提并论,自从隆美尔打过了苏伊士运河之后,他的部队的处境就更加雪上加霜了。

  自从巴顿将军在北非被德国伞兵于达曼胡尔狙击战败之后,英美两国联军在北非的兵力对德意联军就处于劣势之中了。加上地中海运输线逐渐被德意联军掌控,德意联军在武器装备和人员配置上都处于绝对的领先。

  有了充足的弹药还有可靠的补给,德意联军在埃及境内的决战打得顺风顺水,蒙哥马利虽然尽量坚持结果却实在没有扭转乾坤的本事。开罗被德国占领之后,蒙巴顿接手苏伊士防线,这个时候的英美联军,已经根本没有多少能力,来阻止德意联军的进攻了。

  点燃油田储备也好,反击土耳其也罢,这些都是英美联军进行的搅乱战局的小动作,根本就没有办法动摇德意联军的战场优势地位。当然墨索里尼反水是中东盟军的最后希望,可惜一次行动最终变成了一场闹剧,中东守军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

  德国人的坦克和飞机显然比英属印度的大头兵战斗力更高一些,尽管蒙巴顿苦苦支撑着已经溃烂的中东战局,可是他依旧还是无法挽回盟军在中东迅速溃败的结果。德国在中东和埃及部署了两个集团军,超过49万人,意大利同样在北非和中东拥兵80万,虽然战线漫长以至于前线兵力两国一共只有47万,可是这依旧不是盟军可以比拟的强大力量。

  不要疑惑为什么如此庞大的兵力前线却只能维持47万人的规模,毕竟德国和意大利的部队是从突泥斯一路上铺到沙特阿拉伯的。地方治安还有驻守兵力,加上恶劣环境造成的频繁休假轮换,以及油料运输等补给困难,能够让隆美尔体验一次指挥40万人的机会,已经是德意两国后勤部门拼了老命在努力了。

  而自从丢了直布罗陀海峡之后,盟军就彻底断了地中海运输线这条重要的补给渠道,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