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8章 八百多识字农汉_俺四叔是朱重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思义连忙拱手回道。

  “恭喜皇上!”“恭喜皇上!”“这么长时间大旱,竟然还有三成庄稼,存活了下来,真是天佑我大明!”

  李善长与刘伯温等大臣,听后,也都满脸喜色。

  这种长达一个多月,快两个月一滴雨不下,还暴晒的大旱天灾下。他们都已经准备好,那些良田中的庄稼,全部都会旱死。

  就算是有挖掘的沟渠,他们心中,也只是希望,可以有一成的庄稼,能活下来便是不错了。

  没想到,竟然直接活下来三成。

  随后,想到杨思义呈报的数据,李善长眼中便是又闪过一丝疑惑,不由的微微朝着单安仁拱了下手,道:“杨大人,恕本官多疑。”

  “只是,此事有些地方,本官实在是有些想不通。城外十万多亩良田,而你们户部,在南京城,最多才有不到一百名官员。不知,这么多的田地下,就算户部每一个官员,都在城外一块良田一块良田的检查,一天半的时日,也检查不出来吧。”

  “相国这便是有些多虑了!”

  杨思义轻轻一笑,回了一礼。

  “回皇上,相国,诸位大人,虽然我户部只有不到一百多个官员。但是,在户部与工部下面,还有八百多位识字的农汉。这么多识字农汉,紧促下,一天也可以跑遍城外所有良田。”

  随后,还未等朱元璋与李善长等人说话,眼中闪过一丝傲然,继续说道:“而且,早在还未下雨之前,户部一众官员,便带着那些农汉们,时刻计数着城外农田庄稼的变化。因此,下雨过后,户部官员与那些农汉们,仅仅只是在城外,各个田地中,转一圈下来,便可以知道,还有多少庄稼,还存活着!”

  “八百多识字农汉?”

  听后,朱元璋与李善长等人,直接将那田地庄稼之事,抛在脑后,满脸惊叹,紧紧盯着杨思义。

  这个年代,只要识字,便都是紧缺的人才。

  更加别说没,还都是识字的农汉。

  这种人才,没放出去一个,都是各地府衙争抢的人才。

  虽然没有功名。

  但是,现在这会,也还没有科举考试,还都是处于举荐取仕的方法。

  只要那八百多名农汉,品行不错,能力也不错,大明官吏阶层,又可以垒实一层。

  想着,朱元璋与李善长两人,看向杨思义的眼光中,便不由的冒着亮光。

  “皇上,李相国,不知有什么问题吗……”

  还从未有过,被朱元璋与李善长两人,这么紧盯的经历,杨思义一个大老爷们,感觉自己皮肤不由的有些发麻。

  “杨大人,你可知罪?”

  突然,李善长瞪着眼睛,冲着单安仁,恶狠狠说道。

  “啊?”

  杨思义一惊,心中一谎,连忙问道:“敢问相国大人,下官何罪之有?”

  “杨大人,身为户部尚书,你也知道,我大明多么的缺乏那些有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