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二章 鞠躬尽瘁死国事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德二年的政局变换如同狂风骤雨,突然之间,首相不再具有超然物外的地位,重新回到群相制赋予他的角色当中。

  三月,诏以枢密使梁关山为侍中,枢密副使赵普为尚书左仆射,史馆大学士皇甫楠为尚书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胡承约、文思殿大学士刘熙古为中书侍郎,枢密副使宁强为门下侍郎。

  由此,令三高官官分掌省印,共谋国事。

  巴宁泰感觉到了危险。

  陈佑当初为了保证自身安全,提议几名宰相各管一摊,通力合作维持相权。

  当天子分割相权的诏令下达而诸相公未曾反对,皇权就已经压过了相权。

  一旦无法压制皇权,权相的结局大概率是身死族灭。

  巴宁泰考虑了十天,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找到赵普,表示希望宰相封王能够成为传统。

  在巴宁泰的明示下,赵普表示愿意为宰相们的福祉而努力。

  次日,赵普求见天子。

  “赵相公是为何事而来?”

  面对已经被打压下去的宰相,赵德昭还是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还得依靠这些人治理天下。

  赵普毫不避嫌,直接就开口:“启禀官家,臣是为宰相封王事而来。”

  “哦?”

  赵德昭闻言,语气不善:“怎么,卿也想封王?”

  赵普不慌不忙地应对:“王爵之重,在其稀少。如今天下异姓之王,不足一掌之数。”

  说完这句,他停顿一下,悄悄观察一下天子的神色,见天子虽然面色不虞,却没有开口打断,就知道天子已经听进去了。

  赵普心中暗自感慨,陈佑对天子的教育不说别的,至少这个“能听得进去意见”十分成功。

  虽然可能会演化为耳根子软,但目前来说利大于弊。

  抛开杂念,赵普继续道:“天下百姓论及王者,皆言梁王。朝廷百官亦欲从陈梁王之道,而至人臣之极。”

  赵德昭脸色变化,皱着眉仔细考虑赵普话中含义。

  “若宰相皆可封王,则区区梁王不过是众王之一,不足为天下所宗。”

  赵德昭不由自主点头。

  不过他也不是光听,等赵普说完,他开口问道:“宰相封王,且不提王号如何,封王者当如何安置?”

  赵普神态恭谦:“宰相封王之时,多已过耳顺之年,存世者不过十来人,可以部分王号专授东府宰相,部分王号专授西府宰相,又可定些许王号酬有功之宰相。

  “至于安置。如今已有三京,可再于南北各设一京,以宰相籍贯分别安置在五京。如此,一京二三人,又可互相制衡。”

  赵普这番话,似乎全然没有站在宰相的立场上。

  但赵德昭听得十分高兴:“赵相公真乃柱石也!”

  ……

  这句话在当天下午就换了个说法用在了何德彦身上。

  赵德昭上午刚刚同意宰相封王,到了下午就后悔了。

  他舍不得拿出这么多王位来。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