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十六章 褒贬尽皆为雕琢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议不妥!”李继勋出言反对,“江南广阔,岂可尽纳于一人之手!”

  不管李明卿有没有这个意思,李继勋这么说都会叫赵元昌心生不快。

  李明卿自不能由着人下绊子,目视李继勋高声质问:“又非是封邦建国,何来江南之地尽纳于一人之说?”

  说完这一句,他转向赵元昌拱手道:“官家容禀,江南战事虽歇,然黎庶一时难以平静。且不谈诸多从贼之人,便是岭南吴越甚或是清源军,亦需仔细防范。江南兵马已然四分,若无有人勾连四方,但有异动,如何能迅速调集重兵平乱?”

  抛出一个问题紧接着给出解决的方法:“依臣之见,当遣一帅臣镇守江南,无事便罢,若有事,旦夕可集结诸司兵马。陈佑从魏王灭宋,居中调度无有错漏,担起此事正相合。”

  原本李明卿还想说功劳威望之类的,可惜被李继勋那么一打岔,他不敢再提这些词语,话语间的底气便少了许多。

  刘承泽开口反驳:“李副枢所言确有可取之处,然而陈佑乃是魏王傅,岂有魏王回京而王傅久居于外之理?况寻江南镇守,武安节度窦少华、卢龙节度薛崇、太原节度巴宁泰等久处边军,多起大战,论起资历不比陈佑差!”

  女婿就是半子,赵元昌不可能允许父子同朝的佳话出现。如果陈佑回京,要么他居于闲职,要么李明卿去职出京。对李陈二人来说,不论哪种情况,都比现在要差。

  李明卿没去考虑刘承泽是单纯的不想陈佑在江南掌握大权,还是想趁机把陈佑调回京,反正他的目的是让陈佑在外为方镇。

  他正准备开口反驳,没想到先开口的竟然是王朴:“魏王傅不是只有陈佑能做,况且陈佑不通经典,虽于教书育人多有建树,然魏王年幼,此时还应多读诗书经典才是。待魏王长成,再令陈佑仔细教导也不迟。”

  王朴这话,似贬实褒,对陈佑有好处也有坏处。长久来看自然是不让陈佑对年幼的魏王影响太深,就现下而言,却是应对刘承泽所说的“魏王傅应陪同魏王回京”之语。

  赵元昌扫视殿内诸人,一眼望去全都是脸色平静,从面上根本看不出来这些人心中作何想法。

  都是千年的狐狸,哪怕原本毫无心机,能在这个位子上坐得安稳,必然会成为一个演员哪怕是面瘫演员。

  没什么收获的赵元昌也是面色平静,朝王朴抬了抬下巴:“王卿的意思是?”

  “回官家,臣认为可设江南三道采访使,以陈佑任之。民政操于诸州刺史,军务纳于诸司制置使,刑狱监察则归采访使。”

  江南三道,包括江南东道、江南西道以及岭南道,也就是如今的宋国故地、沈国故地加上吴越国、清源军和南汉。

  而采访使,唐时所置,一开始的称呼是采访处置使,一开始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