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亲事(下)_嫡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夫祸少。黄太夫人不是省油的灯,商贾没什么,只是这么大年纪了还和娘家的子侄扯钱币官司,这就有点拧不清了,从黄家娘子身上就能看出她家长辈的品性。黄小郎若不是黄太夫人带大的,都还好说,就怕是一脉相承下来的。”

  二夫人听太夫人有松口的迹象了,不由自主地往前倾,连声说:“黄小郎是在黄老爷跟前养大的,黄夫人是泰安名门出身,小郎君将满十三岁,就已经是廪生了,在国子监念书。黄老爷官在五品,荫封也好,自己要下场考也好,前途是不愁了。”

  “荫封?他们家能恩荫到什么职?读书人家三代之内无人在朝堂任实职,家族就算没落了。”太夫人不留情面地嗤道,看了眼有些重燃希望的二儿媳妇,又言“你们既定下定国寺一行,就去吧,正好也卡着点,去把明年的香油钱捐了。到时候叫黄小郎君和黄夫人来和我请个安,我好好看看。”

  二夫人听前面,有些耷拉,又闻后言不禁喜出望外,连忙站起身躬身行礼,太夫人亲去,这是给行明做颜面啊。

  “方才说媳妇是跌进了福窝窝里,果真是没说错!”二夫人笑弯了眼,连声唤门外的刘妈妈,边说:“一定要叫行明来和祖母磕头!连皇后娘娘都免了太夫人的问年礼,现下还要为行明这样奔波...”

  太夫人看着有些好笑。

  老大媳妇木讷怕事,却胜在忠厚温良。老二媳妇精明知机,却子嗣艰难,在丈夫面前得不了好。总的瞧起来,就只有贺现的媳妇,前堂后院一把抓,端的是贤良能干的当家主母,老侯爷为老三当真是殚精竭虑。

  太夫人念及此,笑颜微敛,抿了抿嘴,朝二夫人摆摆手,说:“要是黄小郎君是个扶不起的阿斗,或者黄夫人是个没道理的,我照样不答应这桩婚事。贺家的子嗣不丰,统共就只有两个嫡女,贵重着呢。”

  推门进来的刘妈妈,听到这话,边应下,边转身往外走。不由心下一咯噔,两个嫡女,太夫人这是没将三房算到贺家里去啊...

  二夫人现下正得意,有贺太夫人过问行明的婚事,不怕嫁不好。是太夫人亲掌的眼,过的目,就连嫁妆也能丰厚些。

  刘妈妈拐过抄手游廊,石纹栅栏里种着的青草,在暖炉熏染下,青草香混着松凝清露,沁人心脾。

  暖阁里行昭低着头,撑着绣花绷子做针线。

  行明或执起茶盅又放下,或凑拢过来看看行昭的针线,或拿本《左氏春秋》来看,抬头一看,是刘妈妈来了,不禁眼神一亮,赶忙下炕跻上绣鞋,连声问:“可是祖母让我们过去?”

  行昭一抬头,将绷子轻搁在绣笼里,看刘妈妈笑着点头,也忙下炕套上鞋子,和行明一道往正堂去。

  一进去,就看到二夫人站在太夫人跟前,一脸喜气洋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