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六零 奸佞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搬了族学,高价从府城中请了先生来教学,供族中所有适龄的孩子读书。然后又重新修葺了已经破败的祖宅,更是买下了周围的地皮,大肆扩建,供给族中所有人居住。

  更有一些读书人,范永斗不但资助他们,更是拿出自己的关系来为他们疏通门路,帮助其走上仕途。

  这位名叫范栋材的县尊老爷,便是其中一位,而他,也是前任家主的三子。

  这位中了秀才,显然肚子里是有些墨水的,但是也不甚多,于是考了好几次,都没中举。到了最后,还是范永斗亲自写了名帖着人去太原府帮他运作,让他成了选贡生。

  选贡生,有点儿像是后世的特招生,但也有不同。就像是这个年代的秀才远比后世的大学生稀少的多,值钱得多一样,选贡生的稀少程度和地位,也远远不是特招生能比的。

  在科举的体系中,第一关自然是考秀才,这就类似于入学考试。考生先后参加由知县主持的县试和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取录后再应由朝廷派往各省的学道(或称学政、学台)所主持的院试。院试录取者即成为所在地县学(州学或府学)的生员,初入学的称附学生员,逐步升为增广生员和廪膳生员,统称为秀才。凡取得秀才资格的就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纳田粮。

  不过秀才也分三等,只有一等者可获得官家每月发给的粮食和补贴。

  秀才每年由学政考试一次,叫做“岁考“,其作用是督促学习。在大比之年的前一年,由学政主持举行“科考“。府、州、县学的生员经过科考成绩列为头等、二等和三等的前三名的,准予参加次年在省城举行的“乡试“。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举人可于第二年进京参加中央举行的考试。举人名额,各省不等,大省有百余名,中小省七、八十名或四、五十名,向有定数,不能任意增减,大抵按照一省人口、物产、财赋等确定。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崇祯七年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