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二一章 长远的布局(二)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照道:“伯耀兄,你划了多少钱给他?”

  “不多,每年二十五亿而已。”

  “哧~~二十五亿,还每年?这还不多?”

  “真的不多啊,子丰。现在国家一共才十三万常备兵,就算子连现在在为以后伐吴时大扩军之后的军备做准备。但现在不用养那么多兵,光是购置装备能有多少钱?相比起来,礼部和工部才是花钱的大头!”

  “这倒也是。”关彝点点头:“子连啊,永安那边的造舰计划,什么时候能够完成?”

  “若是司闻曹能够有效的保证造船厂不受东吴典校的袭扰,最迟明年,就可全部完成。”

  田续说出这话后,吕雅苦笑着站了出来:“大司马恕罪,由于永安的造船厂同时开工的船只太多,由此造成船厂的规模变得极大。虽然前将军(张遵)也加派了兵力看守,但司闻曹还是觉得守御起来力不从心。”

  “这还真是难啊,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这样吧,子连,你的工期不要那么赶。本官现在明确的告诉你,两年之内不会伐吴。所以,你可以缩小一下船厂规模。另外,大舰建好之后,不一定还得继续囤积在永安嘛。可以逆流而上,到江州这些地方安置。”

  “喏,下官明白了。马上着手办理,尽量不用仲乐为难。”

  说完了兵备的事情后,关彝转过身来对诸葛京道:“行宗,本官听说你开列了一个极为夸张的蒙学建设计划。把伯耀都给吓晕了。有没有此事啊?”

  作为诸葛亮唯一的嫡系后人,诸葛京在季汉朝堂里的地位比起姜素来只高不低。早年刚刚入仕的时候,因为和他父亲诸葛瞻一样,顶着“无敌”光环。这做事情多少显得有些操切和霸道。

  好在到底是在朝堂里出仕很多年了,诸葛京这会儿也稳重了不少:“大司马,下官确实列了一个蒙学扩建计划。但这个计划也不像户部尚书说的那样夸张。不过是想一县一蒙学而已。”

  “啥?一县一蒙学?而已!”虽说关彝作为穿越者,经历过一镇一中学,一村一小学的时代。但在这么一个时代,要把蒙学推广到各县,还是太夸张了一点。如此计划,绝对是中古时代国家的财政承受不起的。

  “大司马,下官是这么想的。现行的一郡一蒙学,除了固定的拿出部分名额照顾烈士子弟外。其他的名额其实基本都被世家、官员所瓜分了。和九品中正制比起来,一郡一蒙学唯一的好处就是把四五十家顶级世家掌控全国仕途,变成了两三百大中型世家掌控仕途而已。普通的百姓,便是那小孩天资聪颖,但由于交通不便,名额有限。仍然得不到教育的机会。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再加上大司马两三年后准备实行的科举。其实,仍然无法改变世家垄断仕途的现状。”

  你说的很有道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