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九三章 最强的敌人(二)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局面呢?”

  这个问题提出后,裴秀、任恺、和峤三人欲言又止,但是张华却起身道:“大司马,如果这样的话,估计普通百姓的日子会好过许多,世家扩张的速度会迅速降下来。但是,某敢肯定,今年关东八州报送上来的人员里,上中的人一定特别多。”

  “哈哈哈哈,茂先是个实诚人啊!”

  作为一个农N代,关彝太清楚所谓的农税是什么玩意儿了。

  天朝建国后的农业税,刚开国那会儿由于百业凋敝,一切资金只有从土里来,所以税收比例大概是当年收成的四分之一。这个比例,比起民国期间预征到几十年之后的行为比起来,那是仁政。

  六十年代,工业布局初步完成。农税比例降低到十分之一左右。

  八十年代,改实物税为货币税,税率更是逐渐降低到百分之五。

  可是农民的日子好起来了吗?好起来了,但是和城市居民相比,这种好却是不够的。城乡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只要农业税存在,各级地方政府就可以在农业税的基础上,附带各种“费”。什么管理费、指导费、育种费等等等等。总之,国家通过农业税收到的是十块钱,各级地方政府可能在此基础上增加的“费”大约是二十到三十块。

  没得办法啊,那个年代,第三产业极不发达,市场打开之后,各级工厂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土地财政又没有开始起步。各级政府要找足够的钱来养活行政事业在编人员,只有从农民身上打主意。

  农民怎么知道什么是国家征收的农业税,什么是地方政府擅自添加的各种费呢?所以,只有老老实实交钱了。

  国家知不知道这种情况呢?废话,当然知道。但是知道又怎么样?政府没钱啊!

  到了21世纪,国家第二、第三产业逐渐兴旺起来了。国家一道命令:全面取消农业税。于是,附加在农业税上的各种费也烟消云散了。农民的日子才迅速的好了起来。

  回到这个时代,关彝说关东八州今年完全不征税,那么,这八州的地方官员就不能在国家税收的基础上,任意增加各种费用。那么,农夫的负担就不是减少了一点国家正税的问题,而是减少了太多太多。这自耕农的日子好过了,自然就不会考虑出卖土地给世家做农奴了。世家们肯定大大的不爽。

  在经济上受到“损失”后,世家们自然会想办法在政治上来弥补。

  啊,你说今年继续执行九品中正制,不就是今年刚刚拿下这块土地,怕我们作乱来安抚我们的么?那明年呢?肯定是要改为那该死的察举制了吧?好!今年我们一定要一次性的把各家的年轻子弟都推上去,让他们获得做官的资格!

  九品,上上到下下,一般来说,上上指的是如圣人那般完美无瑕。所以,自九品中正制开始以来,就没有哪个年轻士子能得到上上的品级。最高的就是上中。

  这上中可不得了,一旦获得这个品级,正常情况下,起步就是下郡太守或者上郡的从事什么。如果在中央,往往就是某个部门的中级官员。因此,一般来说,上中这个品级,在平时是很少的。不是各个世家的嫡长子啥的,想都不要想。

  但是今年不同啊,今年是在大家都很不爽的情况下进行最后的狂欢——对关子丰这种世家公敌,我们是不抱任何期望的。所以,今年,除了嫡子之外,旁支庶子也要统统弄上去。上中弄多了不好看,上下也是可以的嘛。

  至于你大汉政府质疑我们的品评结果?嗨!以前晋国在的时候,人才不显。你大汉来了之后,人才井喷啊!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大汉顺应天命啊!你要是最后复核的时候把这些人全部刷掉,你们的皇帝那儿都过不去吧?

  所以,张华才说,今年的品评,肯定会出很多上中……

  “呵呵,没事儿,茂先。我们既然说了今年关东八州实行九品中正制,那就一定要认的。而且我已经行文河北五州的新任刺史和太守,让他们尊重各地风俗,不要马上介入各州大州正的品鉴。”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