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零一章 战后的余波(一)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下凉州,三取长安……贼军狼奔豕突,贼将非败即亡。至炎兴六年八月,雍凉已尽光复矣。汉室之复兴,至此业已杳然在望……关中,千里沃野,强秦以此为基,遂横扫六合,鞭挞宇内。长安,帝业之都,前汉定鼎于此,遂长有天下,四海宾服。加之关中百姓不见汉旗久矣,不闻汉歌亦多时矣。升斗小民,欲见陛下之御撵,犹如久旱之禾苗渴盼甘露矣。虽然,潼关未下,长安实乃边境,但臣等已于华阴再筑新关,加之贼军二十万皆已全歼,贼已破胆。故长安实乃固若金汤耳。况岂不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乎?故臣等斗胆议于陛下,请迁都长安,昭告世人,汉归矣!”

  西元268年八月下旬,在初步定下针对异族的方略后,关彝和姜维等人联名向刘禅起草了一份奏章,议题只有一个:迁都。

  大司马这会在蜀汉内部的声誉已经远超诸葛丞相了。但是雍凉这两州呢,各族首领,各世家大族是认大司马的。但普通老百姓不认啊。所以,还得刘老板亲自出马来关中晃悠一圈。才能真正的让关中的老百姓归心。

  再说了,以后大司马这位权臣就要在关中常驻了,不把皇帝带在身边怎么行?

  作为权臣,关彝的姿态一向摆的很低。但是呢,你要是以为他的姿态低就可以不听他的,呵呵,一定会有无数的大臣出来劝说你听他的。那语气会一次比一次重。所以,这封关彝和姜维的联名奏章,并不是请求,而是要求。

  而当关彝提出这个要求之后,前面大半年基本都很安静的成都政坛,似乎一下子活了过来。

  ……

  九月初一,子时。

  成都是没有夜市的,就算是那些勾栏瓦肆到了这个点也差不多偃旗息鼓了。所以当高逢的坐车在这个时候从西向东横穿成都城时,车轮在地面摩擦发出的声响变得特别突兀。

  高逢,是蜀汉前右将军、玄乡侯高翔(就是街亭之战中在马谡后面防守列柳城那位)的儿子。高翔死后,高逢袭爵。这时候除了乡侯爵位之外,也是尚书台的尚书之一。

  高家祖籍扬州富春,算是东吴皇室老乡。早年高家的先祖跟随刘焉进入益州并且扎根。到了高逢这会,已经是第三代了。

  所以,高家是东州派。

  “哎,这个时候太子见召,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啊。”长叹了一口气,高逢把头靠在车窗附近,心情有些忐忑。

  虽说高家是东州派,但总的来说,高家在东州派里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大家族。其存在感一直都很低。

  雍凉入手,整个蜀汉朝堂的利益将重新分配。这一点高逢当然知道。可是他也清楚以今日高家的能力,要想入局参加分配方案的制定是绝对不可能的——跟在其他几个东州大佬家族后面,吃点汤汤水水,其实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