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九三章 晋国有新锐(二)_蜀汉的复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声望是刷出来了。但也背上了“政治不可靠”的标签,从而被中枢有意识的压制。现如今,十七年了,他仍然还是兖州的武猛从事——用现在的官职来比对,大概相当于某省公安厅厅长。

  虽然由于政治原因一直被压制,但裴秀是什么人?晋帝国没有丞相这个职务,他这位尚书令其实就是大半个丞相。所以他其实一直都关注着马隆。以前司马炎固执的要用自己的亲戚,他不好开口推荐。而现在嘛,由于时势所迫,司马炎已经重用异姓将领了。在这个时候把马隆推出来,就可行了。

  “陛下,马孝兴虽然确实当年为令狐愚收敛遗骸,不过是感念令狐愚做兖州刺史时为百姓做了好事。这样的人,属于知恩之人。陛下若是重用他,他也必将以忠诚回报陛下。当然,更重要的是,此人的兵法韬略无一不是上上之选,有此人坐镇潼关,必能万无一失!”

  “好吧……那就也给兖州去一道旨意,让那个马孝兴马上来洛阳。”

  “遵旨!”

  ……

  七月二十九日,洛阳朝廷向南去的贾充队发出转向命令。八月一日上午,贾充接到命令,满腹牢骚下也不敢怠慢,命令军队转向。八月四日上午,一路急行军的贾充队回到洛阳——当然不用进城了,直接踏上了洛阳与长安之间的官道,向西急进。

  可惜这时候的洛阳中军,只有一块中军的皮,和其在魏明帝时期的鼎盛比起来,总体素质实在差得太远。洛阳到潼关四百多里,昔年张郃只用了不到两天就全部走完,而这时候的贾充队呢?一直到了八月七日的夜间才匆匆赶到潼关。就这,已经是抛弃部分掉队士兵和所有辎重队的结果了。

  (此时古代骑兵的进军速度有一句话可以参考。“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这是赞扬夏侯渊统帅的骑兵机动性极高的话。基本上这个速度就是那个时代骑兵进军速度的极致了。有了马镫后可能这个极限会稍微多那么一点点。张郃当时的街亭突击前半段主要是靠水路。而古代长途的话,水路可比陆路快捷多了。)

  而八月八日的凌晨时分,庞定等人背着杜预到了潼关。

  知道了槐里—茂陵大战结果的贾充这时候当然是不敢再往西边前进了。总算这时候杜预还在,在其建议下,贾充一边给洛阳的司马炎汇报,一边下令所属军队和原潼关守军一起尽力完善潼关的守备工作。

  而在蜀汉这一边……

  “大将军,彝真的不认为这个时候去取潼关能够成功。需知此次战事已经持续将近十月。我方士兵极为疲惫不说,伤亡也不小啊。大将军带兵少了攻不下,带兵多了,长安这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八月六日,蜀汉先头部队进入长安城。有多少呢?不足三万人。

  说起来,这一次蜀汉北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