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临去对诉子身世,勒碑刻铭彰自我_皇朝脉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点了点头。

  开始了,三个人群策群力,商量了大半天,总算有了主意——当头炮。

  古之意看着犹豫不决的三个人,满头黑线。

  ……

  不一会,盘上只有不多几个子儿。古之意的黑子儿远远近近地峙在对方棋营格里,后方老帅稳稳地呆着,尚有一“士”伴着,好像帝王与近侍在聊天儿,等着前方将士得胜回朝;又似乎隐隐看见有人在伺候酒宴,点起尺把长的红蜡烛,有人在悄悄地调整管弦,单等有人跪奏捷报,鼓乐齐鸣。

  反观三个人,已是满头大汗,原来他们从来没有见识过古之意真正的棋艺。

  古之意拿起了一个棋子,又放了下来,道:“知道为什么吗?”

  三人摇了摇头。

  “嘿,什么时候你们三个一心,才有一半的把握赢我;什么时候你们可以准确无误地把握时机,不再犹豫,你们肯定百战百胜!团结!你们一定要记住!”古之意几乎用自己的生命吼出对三人的箴言。

  古风三人起身,单膝跪地:“孙儿必不忘爷爷的教诲。”

  “哈哈哈,好了好了,起来吧。”老人敲着棋子,面露会心的微笑。

  这时,一阵清风拂来。

  “沙沙沙……”

  “疯子啊。”老人喊了一句。

  “爷爷,怎么?”古风应道。

  “去!给我把兮凉找回来,我认定她这个孙媳妇了,也不知你这臭小子有什么好的,怎么会看上你这个人,我就纳闷了,挺好的小姑娘也不和你整天待在一起,怎么会……哈哈哈……”到最后看着古风一脸的尴尬,老人笑出声来。

  古风并没有告诉古之意兮凉离去那晚的事情。

  “是是是,孙儿知道了。”古风挠着头,只能应付他,就让老人安心地去吧。随后古风狠狠地瞪了在他背后偷笑的王兑古道二人。

  ……

  片片梨花自梨树上飘落下来,古之意看着梨花,呢喃着:“闲敲棋子落灯花,呵,代云,我还是忘不了你……”说完老人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神色十分安详,到谁又能知道他的遗憾与不甘呢?

  “爷爷!”三个年轻人感受不到了老人的生命气息,皆是仰天长号,难以自禁。

  七日后。

  魏国不同于齐鲁的厚葬风俗,按照当地的习俗,人死后七天下葬,也不必守孝三年。古之意在镇上颇有威望,所以他的后事来了不少人帮忙,这段时间江衍帮了他们不少忙。古风三人披麻戴孝,跪在老人的墓碑前,一言不发。

  “咦嘘兮,生生死死,而死亦何哉?于刹那之浮生,其死也永恒!”万古长叹,“你们三个还要生活,不要为人生的痛苦而停滞不前。”

  “道长,放心。”

  “你爷爷之前交代我说他死后你们可以离开星山镇游历天下。”万古道,“我也该离去了。”

  “道长去哪里?”古道问。

  “和你们一样,但是我们不同路,我也不当你们的累赘了。”

  王兑嘿然:“道长哪里话……”

  “你们三个到底不想认我这个师傅?”万古盯着古之意的墓碑道:“大丈夫立志必行,刻碑刻铭如何?”

  “嗯,就在我爷爷和古爷爷两墓中间竖起碑石吧。”

  “好!”万古说了一句,随即右手一挥,一座三棱碑便立在了那里。

  三个年轻人不禁对万古有了新的认知,惊讶过后自觉地各自找了一面,刻下了一串记载他们生命里精彩开端的文字。

  朝见苍田白浪起,暮看碧落九点烟,骑龙且入无情海,乘鸾也上奈何天,回首一笑君莫问,醉卧桃花树下眠!——古道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下英雄出我辈,欲凭赤手拯元元。力拔山兮有人在,不见当年楚霸王。——王兑

  天下正扰攘,流民多奔逃。须臾刀兵起,四野塞骨销。在世当有为,播正太平春。且看腰下剑,谈笑亦纵横。——古风

  “嗯,老三的太消极,老大的字体太差,还是我的好。”王兑拖着下巴指手画脚。

  “五言诗最有滋味。”古风见到大个儿的贱相,一脚踹过去……

  ——“初,……人称‘三怪’,以为镇中游侠,后值亲逝,刻碑言志,遂闯荡天下,并张氏三公及江始兴公,号星山七杰……”——《东土新史》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