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_七零年代二婚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是随意聊上的,陈家让我回来说合,他们表了态,只要佳慧同意,愿意出一百块钱的彩礼。”

  陈桂香看三婶眉开眼笑的样子,知道这陈家肯定许了笔不小的谢媒钱,否则以三婶的性子,是不大可能专门过来说媒的。

  她心里盘算了一下,属虎,今年三十七,比佳慧大了一轮不止。

  当然,年龄什么的不是硬性的条件,要是真好,大点也无妨,不过这事不能轻易给出答复,还是得仔细访访。

  “他三婶,佳慧的情况你是知道的,一时半会我也给不了答复,要不今天你先回去,等我跟佳慧提提再说。”

  董三婶也没指望今天来就能成,她把碗里的红糖茶喝了,擦了擦嘴起身,“行,那我就等你的消息。”

  等大儿媳妇从地里回来,陈桂香私下跟她说了这事,之所以跟周银娣说,因为周银娣的二弟在镇上工作,是供销社的会计,供销社就在粮站前头,打听起陈家来方便些。

  “妈,我知道了,我明天赶早就回去一趟。”

  周银娣听了婆婆说的事立刻应下,她对陈佳慧这个小姑子一直都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也盼着她能找个合心顺意的丈夫,下辈子好好疼她,别再受苦受累了。

  陈桂香点头,又交代了句说,“你回去也别空手,把家里攒的那十来个鸡蛋带回去。”

  周银娣赶忙摇头,“妈,不用,鸡蛋留着家里吃,我回去顺路经过镇上,给家里外甥称点零嘴就行了。”

  例如饼干水果糖之类的,带回去又体面又实在,价格也不贵。

  陈桂香拍了拍她的胳膊,明显不同意儿媳的话。

  “让你带上就带上,你买是你买,咱家的是咱家的。”

  第二天一早,陈桂香送走儿媳周银娣后进了闺女的房间,看到董佳慧正在一针一线的缝衣服。

  前天有人送了块布来,让佳慧给她做身衣裳,就是现在流行的列宁装,酬劳是两斤大米,三斤红薯。

  红薯不稀罕,大米可是稀罕的很,两斤大米够全家吃一顿白米饭了。

  “可惜咱家没有缝纫机,用缝纫机做起来快。”

  几个儿媳结婚结的早,那时候家家户户条件困难,没有闲钱置办这值钱的东西,再说,缝纫机不光要钱买,还要用工业票,不是一般农户能置办的起的。

  “没事,反正我现在也不干别的,缝几间衣服而已,不是什么大事。”

  董佳慧的性子不是个爱占便宜的,她现在的身份是个回娘家的弃妇,不事生产也不好意思吃白食。

  这个时代的农村讲究的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别说什么她也是董家的女儿,可在旁人眼里,她现在这个身份这个情况确实是遭人诟病的。

  自己的牙齿有时还会咬到舌头,父母哥哥不在乎,几个嫂子会怎么想就不知道了,她能尽力为家里做点贡献,吃饭的时候也吃的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