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配饲料_山村养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候才买得起房,就是让父母这把年纪了,又背井离乡去适应外面的生活,这也有着很大的难度。

  语言不通,风俗不一样,没有熟悉的人,那种日子对于他们来说,那不是养老,应该能算是煎熬吧。

  以前不在家时,不太去深思的问题,现在都摆在了眼前。

  现在,周恒是在认真的思考着,在家里办养殖的事情。

  他们这个农村,和国内大部分的农村一样,没有穷到底,不至于饿死,但同样的,也不可能有什么经济扶贫项目临到头上。

  属于那种万年不受关注、自己想办法的村子。

  离省城又远,没有什么可以沾光的经济项目,也没有本地特色名产品输出,经济方面约等于一潭死水。

  托着时代的福,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各显神通,有本事就能把日子过好,没本事就守着家里一点田地。

  而回家创业的主题,约莫也只有办种植或者养殖这条路了。

  吃完饭,收拾碗筷,父亲打电话联系收割机,看看能安排到什么时间。

  现在机械化种地,倒是省事不少,人也不像当年那么累。

  挂完电话,李芸莲问老伴:“我们今年种的那些麦子,得多少钱啊?”

  “多少还不是要给的啊。”周发强回答。

  周恒赶紧说道:“爸妈,不要心疼那两个钱,人轻松了就行。我手头有钱,明儿的钱我来给。”

  虽说收割机省事了,但父母老是心疼钱,老是算着一亩地刨除种子钱啊,化肥钱啊,现在又要请机械收割,又得花钱。

  老是念叨,本来就没有多少收入的,再减点这个,减点那个,真剩不下几个钱了。

  不过,他们的年龄真是大了,可吃不消了。

  这个钱该花就得花,让父母别再那么辛苦,尤其是父亲,才刚刚从医院回来。

  等以后啊,日子过好了,应该让他们享点清福。

  等把麦子割完,周恒的经验也攒够了,得到一个大礼包。

  这个可好——真正是土鸡的养殖办法。

  黑科技的就是先进,从鸡的饮食着手,到营养配比,到一些细致的注意事项,细节原理,完全没得说,非常细致入微。

  可以说,连周恒这个养殖小白,都能看得明明白白。

  网络上是有很多养殖技术,但那都很不全,而且很容易出现误导——比如搜索某个问题,网上经常会给出三四个不同的答案,这就让人不知道哪个是对的。

  周恒很是兴奋,赶紧着手第一批饲料的配制。

  这里说的饲料,并不是买成品回来,而是要按照APP上面所说的,自己拿粮食按比例配制。

  土鸡白天都在山上吃虫子草籽什么的,但早晚还是要补充一些粮食,比如玉米、稻谷等等。

  按普通人饲养土鸡来说,这就够了,很不错的土鸡,吃的都赶上人类了。

  但是APP给了很详细的解释,土鸡这样摄入的营养不均衡,导致成鸡的营养也会有所不足——就如同人类偏食一样,总是对身体不好。

  APP给予的饲料配方,玉米多少占比、稻谷多少占比、以及一些其它的物质。

  大部分都是家里现成有的,少部分需要去街上买,但都问题不大,总归来说都是五谷杂粮。

  周恒着手配制第一批饲料,信心满满的等待成果。

  老妈李芸莲看着他忙前忙后,捣鼓着这些,诧异的问道:“小恒,你在干嘛呢?”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