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 前往上党_轮回汉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项敖与赵云商议好河内治理事宜之后,项敖留下赵云义从,剩余的三千余丹阳精兵以及全部常规兵马驻守河内,以赵云实力,率领万余精锐,料想王匡赶到河内之后只得干瞪眼。

  自己则领着麾下羽杀,五千小月氏骑兵还有千余羽林军跨过王屋山与大号山之间的天井关,朝上党赶去。

  项敖在结束董卓讨伐战之后,并未着急着赶回北域。一是项敖不能确定如今的冀州牧韩馥是否还会允许自己万余大军过境冀州还是未知,二来则是上党自春秋战国以来,乃是战略要地,兵家必争。如今天下局势已乱,诸侯相互征伐便要开始。项敖可不想上党落入他人之手。

  上党东有太行山阻隔,导致与冀州刺史部联络极为困难;南部,西南部有王屋山及太行山南段,形成与司隶部相邻郡县交往的的阻碍;北部又有太岳诸峰,使上党与太原、雁门之地来往也是困难重重。上党郡如此被群山环绕,地势高俊,险峰陡立,尽是一副天然堡垒之势,俯临河南、河北。

  境内山地嵯峨,绝壑深阻,加之有浊漳水、沁水及丹河等水系跨越上党全境,上党便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系统。

  至于出入上党的要道,主要靠山间峡谷隘口和官道驿站。如此用于交互联络的要道却是狭长曲折,孤高临下,有险可依,利于外出而不利于攻入,自上党向四周任何方向出关攻掠都有长驱直下、高屋建瓴之势。然而若是要攻入上党,则是仰攻,易遭阻隔。

  上党四方有四道。一为太行道,乃是上党郡沟通洛阳的重要通道,亦是自古以来南北沟通之要道,项敖此次入关上党,便是由此道过天井关直达上党。天井关,也称太行关,因附近有深不可测的三口天井泉得名。扼进,则可长驱直入,逐鹿中原;坚守,则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能雄踞一方。

  二为雁门关道,由上党治所长子城出发,沿浊漳水谷地东北至屯留城,过襄坦、铜鞮,翻候甲山,再循汾水谷地直捣太原郡治晋阳城。再晋阳北上,过雁门,经马邑、云中直达阴山。

  三为壶关道,壶关道以郡治长子为中心,东出至潞县,可至冀州赵国国都邯郸,也可至魏郡邺城。最后便是乌岭道,所谓山南北有长岭,岭上东西有通道,指的便是上党郡内乌岭道。

  乌岭道由治所长子西行,经乌岭关至河东临汾、安邑一带。乌岭山脉南北绵延百余里,地势险峻,自古以来便是河东与上党之间的巍然屏障,乃东西要道襟喉和战略重隘。战国之时长平之战,便是秦军主力经乌岭道进入上党腹地之后发生。

  如今项敖治下并州全境,太原全境及西河、上郡南部皆被白波占据。上党、太原以东的太行黑山更是被百万黑山军占领,让并州军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