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四一章 衍圣公到济宁_回到明朝做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不管,整日里吃喝玩乐,也把自己当成猪来养。天长日久下来,心里面早就没有了什么智慧,没有了什么官场。

  他们从小被养在高墙之中,至于什么民间疾苦,恐怕也不知道。何不食肉糜,估计对大明的藩王来说不是个例,而是大有人会这么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由校也实在是没有心思怪罪鲁王。

  惩治了鲁王又如何?

  总不能把大明所有的王爷全都收拾了。

  要知道,这是封建社会,皇帝除了是天下的帝王,也是宗室的族长。在这个宗族观念非常重的时代,身为族长自然要好好照顾自己的族人。

  不然的话会引起非议,甚至会被别人排斥。这是这个时代的价值观。

  即便要做些什么,那也要私底下去做,绝对不能张扬。

  朱由校如果真的大力惩治藩王,很可能会失去人心,就像当年削藩的朱允文一样。

  朱允文不是皇帝吗?他不占着大义吗?

  可是那又如何?

  朱允文对自己的叔叔过于苛刻,导致失了人心。

  燕王造反之后,摧枯拉朽的就夺了天下。

  这里面除了朱允文的能力不足的原因以外,更多的就是他失去了人心。

  在天下的人看来,诸位王爷可没有造反的意思。反倒是朱允文如此对待自己的叔叔,对于天下人来说,对自己的叔叔都这个样子,这样的帝王何其凉薄?有什么指望?

  前一段时间朱由校没收了老福王的田产,天下人没有说什么。毕竟老福王的名声不好,最关键的是自己把老福王接进京城了,罢免了老福王的爵位,却把他的爵位传给了他儿子,这是大众很好接受的事情。

  如果现在朱由校杀了老福王,恐怕就是舆论哗然了。到时候说朱由校什么的都有,而且不会是什么好话,会被他们包装成刻薄寡恩的皇帝。

  虽然朱由校登基之后做的事情也不少,但是依然有对他忠心的臣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朱由校用他们做事、用他们背锅,却从来不用他们顶缸。

  真的出事情了,朱由校会护着他们,这一点很关键。

  鲁王是要收拾,也要教训,但不能赶尽杀绝。

  看着鲁王哭泣的样子,朱由校笑着说道:“不必如此,手下人做的事情,朕怎么会怪鲁王呢?何况长史是朝廷的官员,说起来还是朕用人不明。”

  听到朱由校这句话,鲁王连忙说道:“是臣的错!”

  “行了行了,咱们都是一家人,就不用说这些了。”朱由校伸手拍了拍鲁王,笑着说道,同时拉着鲁王向屋里走了过去,笑着让鲁王坐下。

  等到鲁王坐下之后,朱由校才说道:“这一次事关重大,鲁王恐怕会遭受一些非议,但是不要放在心上。”

  “朕深知鲁王的为人,绝不会做此大逆不道之事。所以鲁王也尽可把心放在肚子里,朕不是不懂分辨是非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