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继续万字求月票)_回到明朝做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问题就是陛下那边会怎么想,会不会同意?”

  沈庭筠说完这句话之后,和李之藻一起看向了徐光启。

  这个问题他们两个都没有办法回答,只有徐光启能够知道,因为只有他才是陛下的近臣。

  这也的确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所以两个人都在等着徐光启开口。

  徐光启也没有迟疑,直接点头说道:“这个没有问题。”

  其实徐光启心里面清楚,从陛下同意了自己的题本之后,这件事情基本上就是交给自己来做的。

  这么长时间了,自己对陛下的心思也多少摸索到了一些。

  如果是你想要做的事情,陛下同意了,那么陛下就会支持你;如果陛下不同意这件事情,他是绝对不会让你来做的。

  现在陛下要把这件事情交给自己,那么自己举荐李之藻绝对是没问题的。

  所以徐光启可以肯定的说没问题。

  听到徐光启这么说,李之藻沈庭筠两个人一起点了点头。

  沈庭筠继续说道:“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继续第2个问题,我觉得还是不要把这个衙门归为地方管辖,不然的话就没有了意义。这个衙门是监管商人的,如果交给了地方衙门,那还有什么用?”

  话是这么说,这个道理谁都懂,不从这个方向考虑,单单是从权力的角度考虑,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权力分给别人。

  尤其是官场上的这些人,这是明摆着的事情。如此明摆着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拿出来讨论?

  原因很简单,因为有客观的条件不允许。如果你不把这个节制权力给地方,那么就等于你在地方新开了一个衙门,这意味着什么?

  朝廷支出的俸禄就不说了,这意味着朝廷在向地方伸手。

  往小了说是朝廷对地方官员的不信任,往大了说这就是分权。

  其他的原因都是次要的,只有分权这一点是主要的,这是中央在向地方收权。

  看清了事情的本质之后,其他的也就好理解了。这些地方官员怎么可能愿意把权力交出来?

  这是每一个官员都不愿意答应的事情。

  如果将新衙门的节制权给了地方,那么就代表着权力还是留在了地方,增设一个衙门对他们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甚至更有利于他们收权。

  论好处的话,那就是这么做容易推行这个衙门,在地方上的阻力会小很多,甚至会得到地方上的支持。

  但坏处也不是没有,这么做就等于把权力又还给了地方,那你设定新衙门还有什么用?这个衙门还没弄好就已经就废掉一半了。

  有利有弊,就看如何权衡和取舍了。

  沈庭筠给出的意思就是新衙门不受地方节制,即便是推行的难度大一些,那么也要硬着头皮往下推,不能有丝毫的迟疑和犹豫。

  听明白沈庭筠的意思之后,徐光启又把目光转向了李之藻,他想听听李之藻的意思。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