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六章 阳和起蛰_门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永昌元年,正月初六,斗指东北,立春。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

  冬雪方歇,春风悄来,一寸一寸吹暖大江内外,与此同时,一纸《疏罪状》跃过关山重碍,沿着春江一路冉飞,抵达烟柳建康。

  是日,金丹慢慢爬出深渊,尚未至东天之端,已然洒下万道霞光,将建康宫染作通红,昨夜终宵轻雨,今朝晨露洗玉阶,晋室百官衔着青玉阶匍匐而行,待至罢履廊,默然脱履,未有一人作声,眼角余光却凝视着阶下挺立的寒甲剑士。

  剑士未挎剑,矗立于朝天觐阙阶外,神情冷凛,眼底藏锋。其人,来自武昌。

  钟声九响,浑彻乾坤。

  司马睿面沉若水,由宫人扶至九五龙床,身着冕旒兖服,腰佩朱墨长剑,冷冷扫了一眼状若草人之百官,嘴角轻轻抽动,牵动着飞天扫鹅眉亦随之微颤。

  此刻,目睹殿中衮衮诸公百态殊一,司马睿心若沉渊、坠不见底,暗中紧了紧腰间剑,此剑乃先祖司马懿之佩剑,出自欧冶子,深藏匣中数载,未见其锋,而今,理当如先祖昔言,磨剑二十载,只为一朝雪。

  当下,司马睿眯着眼睛,按着剑,淡然道:“八百里烽表,从何而来?”

  金日若眼,穿透华殿,洒于百臣之冠。

  半晌,落针可闻,华殿中唯余司马睿的声音,缭绕徘徊,恰若濒狮之哑哮,不类虎,反若猫。须臾,纪瞻撇了一眼背倚殿柱的王导,皱了皱眉,捧着玉笏,排众而出,沉声道:“回禀陛下,烽表,自武昌而来。”

  “武昌……”

  裘冕十二章纹微微晃动,司马睿挪身至床沿,倾身看向王导,见大司徒目光平正而胡须浅颤,遂转走目光,冷声道:“传表入内。”

  “传表觐殿……”

  “传表觐殿……”

  宫人们拖长了鹅公喉,沿着觐见街一路铺,此起彼伏,直至阶下。金甲剑士闻知,面不改色,左手虚按腰剑,衔着朝天百阙阶而行,金日之眼层层俯逐。

  至中庭,甲士伸展双臂,宫人奔来,替其卸甲,仅着内裳续进,待至殿外,甲士瞅了一眼身下烂席,嘴角微微一裂,就席默跪,长稽。此乃稽礼,并非跪拜,士人,见天子不跪,作稽。待礼毕罢,从怀中掏出一表。

  宫人颤抖着接过表,托表而进。

  百官侧首,目睹宫人低首敛眉,穿行于黑红大殿。待表浮至奉天一阙阶下,宫人镇了镇神,欲奉于一阶之隔的司马睿。

  司马睿眉头一皱,摆了摆手,转动着龙首掠过殿中百臣,冷笑道:“何人,可阅之!”

  复静,凝若寒冰,殿中百臣抱笏不语,暗中,眼光若织似梭,穿缠来去,极其诡异。十余日前,耳目广通者即已闻知,大将军即于正月初八,兵谏建康。

  刘隗已率镇北军入建康,此刻见司马睿看来,眼心一颤,情不自禁的捧着笏缩了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