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二章 强军_明末工程师李植李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怀疑李植打不过流贼。如今天津上下都知道此战后李植身份还会提高,再没有人有和李植对抗之心。

  那李继贞新来乍到,更没有抗衡李植的能力。他听说了上一任巡抚查登备的下场,处处以对上官的礼仪对待李植。

  李继贞看到李植骑行过来,大喊一声:

  “祝大都督马到功成!”

  其他官员纷纷喊道:“祝大都督大获全胜!”

  “祝太保大人大破流贼!”

  李植笑了笑,懒得和这些大明官员们客套,骑马从天津官员们前面骑了过去。那些官员们也不在乎李植的冷淡姿态,纷纷抱拳拱手,朝李植作揖行礼。

  李植行到范家庄城南,一万六千大军已经等了很久了。大军见到统帅来了,齐声高喊:

  “万胜!”

  “万胜!”

  李植点了点头,一挥手,喊道:“出征!”

  一万六千大兵齐声高喊:“虎!”

  那一声“虎”得极为整齐,一万六千个声音汇成了一个声响,气势夺人。看得跟着李植身后的黄公公身子一抖。

  在亲人们的目光中,一万六千大军开拔,放出一千侦查斥候,沿官道朝南方开去。

  一直跟着李植的黄公公看到李植终于兵,长舒了一口气。他不再耽搁,便和李植告辞,往京城去报信了。

  ####

  大军一路向南,日行四十里。走了两个月,到达了襄阳地界。

  大军还没到达襄阳城,距离城中还有十里,就看到几千乡亲父老迎在道路两侧,欢迎李植的援剿大军。几个锣鼓队沿着官道排列,看到李植的大军到来,敲锣打鼓迎接虎贲师。又有壮汉扛着刚杀的猪羊等在路边,显然是准备犒劳援军的。

  离城十里,“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平寇督师,赐尚方宝剑”杨嗣昌率领襄阳城武官员,站在官道上等待李植的到来。

  杨嗣昌等了一会儿,便看到锣鼓队的响声中,一支雄军迈着整齐的步伐,朝自己这边开来。

  这支雄军的士兵身上都穿戴着红色的简练军装,那军装和明军的鸳鸯战袄不同,是用纽扣扣住两襟的。军装的袖口都很小,看上去十分精神。士卒的军装是红色的,军官则是深红色。

  此时是秋天,天气微凉,将士们的军服都是两层棉布织就的长袖。显然,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还有冬装、夏装。士卒们脚上都穿着一种长筒皮靴,那皮靴一看就十分坚固耐用,适合长途行军。

  士兵们此时在行军,并没有穿铠甲。但杨嗣昌眼尖,看到这支兵马的辎重车上绑着一件又一件的盔甲。有的盔甲是一种杨嗣昌没见过的胸甲:那些胸甲没有鳞片,整体锻造成型,看上去像是明光铠的护心镜,但又比护心镜大,显然能够护住整个上身。看那些胸甲寒光闪闪的样子,杨嗣昌怀疑那些胸甲是钢甲而不是铁甲。

  而这些胸甲旁边,还绑着同样寒光闪闪的护臂、护肩和裙甲。显然这些盔甲组合起来是一套套全身甲,能够护住全身。

  杨嗣昌戎马几十年,还从没见过一支大明军队批量装备这么精良的钢甲。大明的边军一般都装备镶铁片绵甲,内地的官军甚至连绵甲都没有。从来没听说哪支官军用钢甲武装士卒的。穿这样钢甲厮杀的士兵,要有多强悍?

  除了这种钢甲,杨嗣昌还在辎重车上看到大量的锁子甲,比那种全身钢甲更多。那些锁子甲的样子更让杨嗣昌心里一抖杨嗣昌认得这些锁子甲的制式,这不是明军的锁子甲,这全是从鞑子那里缴获的锁子甲!

  要杀多少鞑子,才能缴获这么多锁子甲?

  杨嗣昌看着李植的兵马,脸色白。我大明,竟有这样一支绝无仅有的强军。(未完待续。)8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