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三章 拜师_庶子夺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现已在偏厅等候。”家仆上前对岑文本道。

  岑文本久在荆襄,在长安城并无故交,怎的会有人清早来访?

  岑文本问道:“来人可曾讲明身份。”

  家仆回道:“那位小公子只说是李家三郎,奉父命前来。”

  岑文本听了家仆的话,神色一凛,李恪便是李世民三子,这门外求见的少年莫不就是他?

  岑文本忙问:“这小公子来了多久了?”

  家仆不知岑文本为何会如此反应,只是如实回道:“约摸半炷香的功夫。”

  “糊涂,此乃蜀王殿下。”

  岑文本闻言,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书本,一边说着,一边出了书房的门。

  李恪贵为亲王,而岑文本却为蜀王府长史,说来李恪还是岑文本的顶头上官,岑文本竟叫李恪在外面足足等了半炷香的时候,这若是叫御史得知,少不得要被弹劾失职之过。

  而且李恪出身高贵,自幼娇生惯养,更兼年少,没有定性的时候,若是李恪等的久了,失了耐心,以此降罪于他,恐怕谁都保不住他。

  岑文本快步走到正厅,一眼望去,那在正厅之中端坐着的少年岂不正是他在重明门外见过的蜀王李恪。

  “家仆眼拙,不识殿下身份,还望殿下恕罪。”岑文本走到李恪的跟前,俯身拜道。

  李恪今日本是拜师而来,可李恪没想到刚一见面,倒是岑文本先给他行了一礼。

  李恪见状,忙起身将岑文本扶起道:“先生何出此言,快快请起。”

  岑文本起身,对李恪道:“殿下若要读书,尽管遣人来传便是,何须亲自来一趟,着实叫下官受宠若惊。”

  李恪听了岑文本的话,一脸正色道:“今日李恪是来拜师的,自古以来拜师从来都是持六礼束脩,立学求道,哪有诏师入门的道理,先生岂非折煞李恪。”

  李恪这么一说,岑文本这才明白了李恪的来意,再仔细看去,李恪今日身着青衿,腰系玄色丝带,头戴学冠,这一身正是皇子拜师的衣着,

  “殿下真是拜师而来?”岑文本看着李瑁,惊讶地问道。

  李恪回道:“父皇下旨,命李恪随先生识文断字,李恪今日自然是拜师而来。”

  岑文本见李恪如此较真,当即解释道:“下官不过蜀王府长史,陛下有命代授课业而已,岂敢当殿下之师。”

  李世民的圣旨上写的明明白白,册封岑文本为蜀王府长史,代授蜀王课业,字里行间并未有半字提及师徒,今日李恪突然前来拜师,自然出乎岑文本意料。

  李恪道:“拜先生为王府长史,确为父皇之言,然父皇并未定下师徒之事,故而此事自当有李恪自己做主。岑师授李恪课业,便是李恪之师,李恪自当执弟子礼,以师礼相拜。”

  “弟子李恪,拜见岑师。”

  李恪说着,神色一正,竟顿首拜了下去。

  李恪的言行,完全出乎岑文本的意料,他实在找不到半分李恪这么做的动机。

  他眼下不过一个秘书郎,掌秘书省典籍校雠,并无半点实权,在朝堂之上也帮不到他什么,要说李恪欲拉拢与他,一个正四品的蜀王府长史便该足矣,李恪又何必要废这个劲,拜他为师?

  李恪若当真要借师徒之名拉拢朝臣,比岑文本更好的选择何止百人。

  如此说来,李恪以他为长史,拜他为师,并非刻意营建党羽,兴许没有那么多的歪念。

  李恪躬拜,正是以国士相待。

  岑文本低头看着身前个子方才及他胸口,行礼却一丝不苟的李恪,心中竟浮现出一丝感动。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