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三章 赵亮火了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的荷兰人竟然被赵家给打败了,这太颠覆日本人的认知了。

  他们对荷兰可是很了解的。

  虽然日本也闭关锁国,但很多大名都是兰学爱好者,他们把西方的科学技术统称为兰学,受他们的影响,哪怕是闭关锁国中的日本都拥有着不少对西方的科学、地理、天文等等方面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

  在历史上,这些人对日本生产力的发展和强大都产生过重大的推动作用。

  可也正是因为对西方世界有了解,他们才更加了解荷兰的实力,哪怕荷兰近来国势大挫,那也不可小觑。

  但北海商行背后的赵家竟然能在南洋打败巴达维亚,这太出乎日本人的预料了。

  保险起见,江户幕府选择了继续观察。

  然后就一直观察到了现在。

  在知道赵家起兵造反的那一刻,江户幕府的不少人都拍手庆幸,认为赵家是自寻死路。

  不少人都坚信赵家很快就会完蛋的,如此的他们在北方的那点存在感就也将随之不复存在了。

  那时候日本还能顺带着来接手赵家的遗产,比如虾夷地的那座小城,以及更重要的库页岛南端的三个聚集地。

  那里不仅有城池还有一定的移民,都已经开辟出了田亩。如果被日本接手,他们的触角就真正的伸入进桦太岛了。

  可惜从中国传来的消息并不美好,赵家的实力庞大的叫江户幕府听了都感到不可思议。

  一起兵就拉起了数万部队,更有大批的火枪火炮,正面接连大败满清的经制之兵,短短时间里就席卷中原大地。

  本来赵家在中原起兵,看在日本人眼中那都是绝对的地理劣势。但赵亮却硬生生的把地理劣势转变成为了地理优势。

  从四面受敌变成了四面出击。

  短短时间里就拿下了数千里之地,南面隔着长江与南中国对峙;北面依托黄河依托运河节点与十数万清军僵持。

  西面有潼关之险,有绵绵的大山阻隔,东边就是广袤的大海了。

  虽然从面积到硬实力上看,赵亮依旧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毫无疑问,他这个人在日本火了。

  小鬼子的民族性格就好这口——不顾一切的去实现某个目标,哪怕是蚍蜉撼大树,哪怕最后会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赵亮的举动就太符合这一挂了。

  无论是造反时候的被逼上梁山,还是造反之后的横扫千军,他在自己都毫无察觉的时候就已然变成了日本人眼中的一个英雄了。

  只不过日本人更喜欢悲剧的英雄,所以这一点都不妨碍江户幕府几乎盼着赵亮事败而死。

  以至于在最新的战报消息传入江户后,幕府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往库页岛派出使者了。

  日本的最新战报是从朝鲜获得的——陈军先胜后败,于馆陶一战击败了明亮主力,却又在津门为明亮切断后勤,反败为胜。

  朝鲜人拿到的是大清版本的战报。

  虽然他们觉得满清的宣讲并不能全信,但大体上这是符合逻辑的。

  陈军如果不是失利了,他们怎么会从津门退走呢?那可是津门啊。

  而被朝鲜人过了一手的情报传到日本之后,就变成明亮先败后胜,于津门大败陈军了。

  因为清军的马队切断了大运河。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