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三章 白莲起义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息相关的事儿。

  比如军烈军属的地位。

  从工厂招工到乡镇基层行政单位的办事员,从孩子的上学读书到减免的钱粮税废,更有上头分下的土地……

  啥也不用说了,当这些好处一一摆在所有人眼前的时候,你很难去抑制将士们狂热的军心和沸腾的斗志。

  特别是他们‘亲眼亲耳’看到听到家属们过的日子之后。

  几十亩地租出去光是租税都能叫孤儿寡母的吃饱喝好,因为免税啊,然后逢年过节的上头还有慰问,妇女可以在家中纺纱织布,儿女可以免费入学读书,哪怕没有男人去顶门立户,也孤儿寡母的也能过上吃好喝好穿好睡好的好日子。

  而至于男人从战场上活下来的军属,或者是家中有兄弟的军属,男人们上工种田,女人们操持家务顺带着织布纺纱,再加上男人每月的军饷,那家人过得可不就是一日三餐顿顿都是白面馒头大米饭,餐餐都有菜有肉的神仙日子?

  想想这就能叫所有人为之陶醉。

  王经隆部防御了这么多天,被清军打了那么多天,士气本来还有些消沉的,但现在看了几场大戏后,军中的士气是“嗖嗖”的往上窜,都恨不能把老天捅出个窟窿来。

  军心战意太高昂了。

  “这是好事。”赵亮神色平静,因为这一切全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这个时代的百姓是没谁能抗拒这种诱惑的。

  “那接下来就给他们降降温,让他们看一下触犯了军规军纪后的下场。”

  光给好处是不能叫人乖觉的,你还要给他巴掌。顶多打一巴掌后再给个甜枣就是,虽然是很平常的手段,但管用就好。

  关乎触犯了军规军纪后的下场,这的确让士气正值高炙的将士们如吃了个苍蝇一样难受。

  但这样一来也更加叫他们记忆深刻了。

  对比一下二者间的差距,这甚至可以叫他们对触犯军规军纪产生出一种恐惧。

  刘之协、宋之清看了默默无语,连悄悄过江来的樊学明、姚学才、高成杰、张月梅等人看了都一愣一愣的。

  赵家的这种宣传手段不同于白莲教的那些神神道道,但后者是虚诞的,别人不说,他们这些头头脑脑们又有几个人真的信那东西?

  这一开始入教那是因为官府压逼的厉害,大家有个抱团取暖的东西,后来规模变大了,这就有了一股隐约的权势,甚至都成为了彼此赚钱的勾当了。

  但谁也不知道大家对无生老母的信奉就竟有多么深刻,保不准那些底层的教众也跟他们之前想的一样呢。

  大家想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又有多少人真的去信无生老母真空家乡那套呢?

  所以白莲教的根基是很虚诞的。

  然而赵家不同,赵家给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利益,给的就是叫士兵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利。

  这样的队伍建立起来或许没有他们传教时迅速,但这样的队伍同样要远比白莲教的根基更加坚固更有凝聚。

  双方走的根本不是一个路数!

  这是所有白莲教来人内心的共同想法。

  九月二十五日,张月梅的父亲张汉潮在襄阳东南的黄龙垱首举义旗;随后姚学才的父亲姚之富在自己老家彭家疃附近的夹河洲举旗,高成杰的父亲高均德也在老家高家湾附近的三合镇响应。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