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三章 决战苏北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门炮,一个炮营满编是二十五门大炮的。

  当初打柘城之战,对付区区归德镇的三四千清兵,赵亮根本没有用上全力,那都还摆出三十多门大炮的,现在他用上全力了,却还依旧只有这么多大炮。

  从火力上说还比不上清军呢。

  西铭自视甚高不假,但人家也不是傻子。知道赵军枪炮犀利,他在出兵的时候也是拉了不少大炮带上的,甚至把一些水师战船的火炮都搬上岸了。

  自康麻子时期打雅克萨之战开始,清军上下就开始痴迷上了火炮。

  因为一场场的战争告诉他们,火枪也就那么一回事,火炮才是真正的致命家伙。

  雅克萨之战清军被老毛子的火枪打的不轻,可是靠着大炮上的优势火力,老毛子被揍得不轻。

  然后打葛尔丹的驼城,那还是靠着大炮建功。

  只有乾小四打缅甸的时候,火枪上也是被人给虐了,但是大炮依旧建功。

  最后平大小金川之役当中,大炮依旧第一等的利器。

  所以很多清军将领心中大炮的地位是很重很重的。

  西铭自信心那么强,那也是因为他手中握着许多的大炮。从徐州战场的反馈来看,西铭手中至少有五十门两千斤以上的重炮。

  哪怕清军的火炮差劲,炮手的质量更差劲,但五十门以上的重炮也不可小觑。之所以没能拿下徐州,完全是因为徐州的东面和北面全被黄河包围着,而它的南面和西面又有石狗湖阻隔,并且城外有多条狭窄的水道,也可以供利用,最后就是护城河和城墙了。

  只要守军态度坚定,总是能守卫一些日子的。

  不像济宁,兵将皆无斗志,被大炮一轰,魂儿都飞了。

  赵军在趁夜发起攻势。

  那给清军的心理影响就更大了。

  即便夜里头赵军自己也有些晕头转向,但还是当晚就吃掉了清军在城外的部守阵地,到了次日只是放开了一面,做出围三缺一的老把戏,清军却有人慌不择路的趁机出逃。

  济宁城可不就一举给拿下了?

  当地的驻防八旗倒是挺用心,城守尉多少还有点能力,但大势已去,也无可奈何。

  他手下的三百八旗兵可早就不是当年不可一世的八旗劲旅了。

  反正就是两千人不到的赵军在徐州死死地抗住了三万清军的猛烈进攻,而三千多满汉清军在济宁却连两天都没能抗下。

  泇口镇一马平川,乃是绝对的平原。如果说唯一有利的地势,那就是泇口镇东汇入运河的泇河水道了,这也是泇口镇的由来。

  所以赵亮把主战场布置在了运河的西岸。

  站在军中搭建起的高台上向对面眺望,大片大片的清军把运河两岸的稻田都遮住了。

  这个时节正是水道的灌浆期。

  不过现在无所谓了。这一战结束后,整个泇口镇的稻田都会被祸害光光的。

  不过赵亮也应该庆幸的。

  稻田泥泞难行,而且灌浆期的水稻一定要保证水源,不能干旱。

  所以今天这一仗想要绕行啊之类的,都很难了。

  双方应该是正面硬碰硬。

  这个期间火枪火炮肯定能发挥出不小的威力,因为军兵移动困难么。

  这似乎整合清军的胃口。

  只不过局面究竟谁更占优势,那还说不定呢。

  燧发枪加上定装弹,哪怕兵力占弱势,那还能败给对面的清兵不成?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