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六章 是不是看上人家小姑娘了?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一定非要守在吉林。

  可另一个原因就是王者辅死后留下了整整七十五柜子藏书,王者辅本人是回不了乡了,可这些书一定是要拖回去的。

  不然就真是不孝了。

  但想做到这一点这可不容易啊。

  这个年月里是有镖局了,但吉林没有镖局啊,而且镖局的耗费比后世的物流可昂贵的太多了,根本就不是王家所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王锡堔人就索性在吉林住下了,带着老娘和闺女,上头又有人照应,他自己也有着一手不错的医术,小日子过的还挺好。

  但赵亮相信这王锡堔肯定是乐意回老家去的。

  关外太冷了。

  能行的话谁不愿意去暖和的地方呢?

  赵亮现在就把他的后顾之忧给解决了。

  这一是因为他真的需要王锡堔一路上跟着走,不然把长二姑一个人留在吉林安胎啊?还是说赵亮也在这地方继续待到长二姑绝对把胎做安稳了?

  二就是他爹王者辅的萌荫。

  如王者辅这样的官儿,真的很难得的。

  赵亮知道这些话里肯定不仅实情,一定是夸大夸奖了王者辅。但只要这些事儿有一半是真的,这人就很了不得了。

  可惜啊,人已经死了。

  不过赵亮看这王大夫的年龄,看着王锡堔跟他闺女的年龄差,这王家子嗣来的艰难啊。

  王者辅雍正六年当官,年龄怎么也上二十了吧?死于乾隆四十四年,这死的时候怎么都有七十多岁了吧?

  但王者辅本人也就四十来岁。

  而更可怕的是,四十来岁的王锡堔身前就一个宝贝闺女。王贞仪,今年才十二。

  “那丫头生的真好。”

  长长的车马缓缓驶出吉林城。最大的马车里,赵亮跟长二姑腻歪在一块,后者很自然的就说起来王贞仪来。

  王锡堔的母亲和闺女跟着他一块走了,同时运走的还有七十五柜子的藏书,所以马车队伍才会拉的那么长。

  “谁啊?”

  “王大夫家的千金。”

  大家都是见过面的,赵亮知道王母身边的小丫头是她孙女,但是没留神过。

  一是年龄问题,赵亮根本就不感兴趣。

  二是礼节问题,他也不好盯着人家十二岁的小姑娘看不是?

  “千金?万金怕也难门当户对的嫁出去。生的再好也没用。”

  赵亮呲牙一笑。

  “怎么说话呢。”长二姑拍了一下赵亮,这种话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最恶毒不过的诅咒了。

  而且怎么就万金也难门当户对的嫁出去?还生的再好也没用?

  “王大夫令堂是王者辅的继室,现年六十有余,王者辅则是七八十岁的人了。”在这地方能熬这么多年,活到这么大年龄,王者辅的身子骨够强壮的。

  “王大夫可没别的兄弟姐妹,就他一个。四十好几的人了,身前也就只一个宝贝女儿。你说那小丫头日后还能嫁得出去吗?”

  这个时代议亲,女方子嗣艰难可是一大减分项,而王家这子嗣都已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艰难了。

  “你就是个不正经的。一个大老爷们,有闲心去琢磨这个?你说,你是不是看上人家小姑娘了?”

  “无理取闹了不是?我连她脸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赵亮喊冤着说。

  马车里密切私语,不时的传出长二姑银铃一样的笑声,跟那寒风刺骨的外头真是两个天地啊。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