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齐鲁骤变(今后更新就定在12点了)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记在了心间。

  然后那东西又很迅速的在巡捕营里传扬开了。

  刚刚花钱坐上了外委千总位置的长顺算是露了一回脸儿,因为啊这东西在巡捕营里传播开的同时,在燕京城内也已经传播开了。

  和珅的作秀合着一个‘官’字,煤火炉子和蜂窝煤就直接建立起了口碑。

  皇城根的老百姓再见多识广,也被和珅忽悠的不轻,毕竟现在和珅的口碑还没有坏掉。这要是放在十年后再看,怕是除了拍马屁捧臭脚的,广大百姓们谁都会对煤火炉子和蜂窝煤嗤之以鼻。

  而现在就很不一样了。

  百姓们先就听这东西都已经为各部衙门的大人们所用了,那一个个先就高看了三分。然后配着和大人的秀儿,那形象和口碑就全都完美了。

  巡捕营在京城也是一个超级大的单位了,内里不少人都是京城本地人士,加上他们的职业本身就挺联系百姓的,那蜂窝煤和煤火炉子是什么东西,他们清楚的很。

  甚至很多人都知道煤火炉子虽然不值钱,可市面上根本没第二家在卖,唯一的一家也已经卖完了,大家想要再卖,只能等下一批煤火炉子做好了。

  这个时候长顺竟然能拿到一批煤火炉子,哪怕数量不是太多,也叫很多人高看了他一眼。

  还有人升起了疑惑,这人还有什么大来历不成?可他要是有来历之前怎么趴窝了那么久?

  这可是一大未解之谜。短期内怕是没人能破解!

  时间走到这儿,京城的这场好戏已经是告一段落了。虽然还没彻底的落下帷幕,可高槽已经演过了。余下的把戏赵亮就没心情再看下去了。

  他要尽快的赶往沂蒙山一趟。

  因为这段时间里阿桂已经在行动了,他没有把目光瞄准王伦所在的蒙阴区域,而是先锁定了活跃在天保山、熊耳山一带的王经隆、孟灿部义军。

  先斩断王伦的枝蔓么,这一直都是清军的作战思想,阿桂取代舒赫德之后也没有改变。

  那唯一的改变就是,阿桂手中多出了一支久经厮杀的精锐,以及大量的经受了大小金川之役磨练的炮手。

  兵力人力上清军还是很占优势的。

  经历了大小金川之役后的阿桂也的确很有山地战经验,他虽然来到前线不久,就敏锐的发现义军凭借的防御工事,更多是山势本身,而非如大小金川的番民那般长久经营一地,早已经在当地立起了一座座坚固的碉堡。

  所以在这儿的厮杀,用不着威力巨大却笨重无比的重炮。这可比大小金川之役好打的多了。

  当初第一次大小金川之役时,川蜀清军就是因为缺乏重炮,并严重低估了番民们的碉堡,从而进展不顺的。

  当时清军的大型火炮分布是极不平均的。因为之前的主要战争都是集中在东南和西北,做多加上两湖,巴蜀地区属于绝对的空白区域。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