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 “寻欢作乐”_乾隆朝的造反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千万人),使得英格兰人进入到了一个只要肯卖力肯吃苦,就有你一口饭吃的状态。

  这点从英国人的文盲率计数就能看出一二。在英国,就连农民的文盲率都下降到了50%以下,这是一个可以吊打满清无数遍的数据。

  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英国本土人口已经渡过了维持最低生活需要这一时期,进入了增进物质享受的阶段。也就是指人们不再为最基本的生活物资而殚心竭虑,他们已经有条件去安心生活,有余力去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

  无论是茶叶、肉食的相对增加,还是服饰、窗帘、帷幔、花毯等纺织品方面的需求,自然也包括了人均识字率的迅速上升,这都能充分说明英伦三岛百姓生活的‘富裕’。

  所以,赵亮真的没有谎话连篇,他只多是把侧重点放到了殖民地‘经济’上了,淡化了英国自身的工业革命因素。

  毕竟殖民地的意义更能震撼人心么,也更容易被中国人想歪,更容易激发中国人的心。

  什么受宗主国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奴役的国家和地区,什么是领土被侵占、丧失了主权和独立,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完全由宗主国统治、支配的国家或地区。

  都是放屁!

  中国人更乐意接受‘开疆拓土’这四字!

  马车从城东门进来,走到十字街时停了下。自己大哥在府城里养了个外室的事儿,赵辉也多少有些耳闻,见马车没到松鹤楼呢就停下了,自然知道是自家大哥的缘故。

  “想不明白,就慢慢的想。谁也没追你赶你不是?”

  赵亮本以为自己说话会继续没有回音儿呢,说罢就准备提着早就备好的盒子下去。

  赵辉的声音从后面响起:“小弟会慢慢想的,以后有不明白的事,还要向大哥多请教。”然后脸颊抽了一下。因为他心里忽然的生出一个很冒失的想法,他想去广州府……求学。

  自己大哥只是在扬州府听了那一耳朵,就懂得了这么多的海外事。他要是去广州府求学,那还不得知道的更多更明白啊。

  不过赵辉是个好孩子,是个叫人省心的孩子,他知道这事儿有多么的不靠谱,自然不会真的说出口来。

  赵亮看在眼里没做多想。

  “随时都行。”

  摆了摆手,人就下车了。

  柳氏见了赵亮来到,内心里有多么的高兴那是甭说了。

  一别半年多,要不是赵亮的书信从没断过,她也清楚赵亮人真不在陈州,柳氏都已经赵亮把她给扔过墙了呢。

  “姨娘啊,这您可要抓紧机会。您看这次,赵大爷一去就是半年多,多吓人呐。”

  李婆子趁着柳氏准备热水的档口悄声说道。

  柳氏脸上闪过一抹毅然,“妈妈放心,我晓得轻重。”

  如果说之前的柳氏并没有为李婆子的言语说动的话,那么现在的柳氏就已然是下定心思了。

  这半年的苦熬把她整个人的想法是彻底改变了。

  这滋味太不好受了。

  而她往昔的那种把一切都维系在男人身上的做法,也真太危险了。

  虽然赵亮对她有过许诺,但一时的甜蜜,哪里抵得过半年还多的煎熬呢。

  也亏得赵家没有趁机对她下手,要不然她连与赵亮再见的机会都没有呢。

  屋子四角都生起了火盆,房间又被蒸汽一烫,赵亮舒舒服服的泡了一个澡,人一点都不冷。

  等饭菜上齐了,赵亮先舀了一碗煎焖鱼的酸辣鱼汤喝。

  “你还别说,这一走半年多,还真想这一口了。”

  陈州当地的煎焖鱼,不是什么上得台面的做法,乃是老百姓缺油少盐之下的智慧结晶。

  就是在锅底刷上少量的油,把鱼拌上薄薄的一层面粉两面煎至金黄,再加入汤焖上即可。

  做法看似简单,却汇集了穷人百姓们的大智慧。除了加葱、姜、蒜、盐等基本调料外,再有辣椒、花椒、胡椒、醋等调料,汤汁主要以酸辣味为主,绝对开胃,鱼肉很嫩,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

  一顿饭欢欢喜喜的吃完。抹了抹嘴,赵亮要说正事儿了。

  他这次来可不是专门寻欢作乐来的,他还要说一说自己的婚事。

  既然事情来了,赵亮就要积极面对,先就要安排好柳氏。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