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0章 诗册详解_我以诗歌斩妖除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当初蜀地南疆、云滇大片失地重新由我文朝掌控,但是有大量的田地荒废,当初朝野便为此争论田人之策。”

  “初是提议移人种田,但是周遭区域人丁不盛,移人之策不仅仅劳民伤财,更是于民众不愿,国库不可。”

  “文荣大儒当是主张边军屯田,而后也用了这个策略,这几地历经数十年,再度繁荣,且期间国库未有过多支出,三年不税之期后,每年粮食、布匹、铁器、药草、木材供给不断。”

  宋穆听着陶风明这么解释,一时间也是连连点头,而陶风明则是看向宋穆,当下开口说道。

  “会试比之院试、乡试,更对实论倚重,且不是令你记住这等策略良方,而是记住这背后的东西。”

  “背后的东西?”

  宋穆当下接过这东西,仔细的看了看,细细的思索着,片刻后才抬头说道。

  “师父说的是,这等惜用民力国力,却仍成大事之法?”

  陶风明满意的点了点头,喝了口热茶,轻声继续说道。

  “文朝立国本艰难,这四方百姓生长,仍逢水旱灾,更有妖魔作祟,蝗虫兽鸟,不论天灾它祸,已是民众苦矣,文朝赈济不断,颇感压力。”

  “更何况还有庞大边军要养,每年耗费巨量银两,又是连年征战,国库且无充实过一日,所以治国之策,多是以小博大。”

  宋穆听得这番教导也是点头,文朝治国,多是不选最优之策,而是最省之策,为维护大局,有些东西却也粗犷了不少。

  不过宋穆心中还是多有些不解,当下开口说道。

  “师父,那若是由此谈到开源之策呢?”

  陶风明抬头看了宋穆一眼,此番却是有些疑惑,宋穆却是说道。

  “师父您也说过,海阔天空外,自有人族立于世间,过往张骞使西域,且我等何不如此开源?”

  陶风明却是点了点头,开口解释道。

  “开源之策已是久方矣,不过当下,西北妖国繁盛,陆上暂无可能,倒是水路,可有一试。”

  “只是……”

  陶风明脸上露出几分无奈,看向宋穆,宋穆则是沉出一口气沉声说道。

  “弟子也明白其中难处,但仍旧对其报以厚望。”

  “若是以省治国,却是多有桎梏,且不是长久之计。”

  宋穆表达了一句自己的看法,听得这话的陶风明微笑着点了点头。

  从宋穆的身上,陶风明总是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自己的这个弟子,似乎对这许多陈年旧制,总有自己很独到的看法。

  不循旧制,利弊且难说,但于今日文朝,旧制并非良方。

  当下陶风明作罢,笑着说道。

  “有此信念当不错,速速做篇文章来,就论这开源之事,若是念头通达,则此番会试,你当无忧矣。”

  宋穆也是连忙起身,收拾出一张桌案,就坐在陶风明一侧,提笔开始书写。

  陶风明便就在一旁继续看着这本诗册,偶尔也为宋穆解读几句,再问问宋穆的看法。

  两人一问一答,倒是都有所收获,宋穆也沉下心来,继续学习。

  这一年多的游历,如今的宋穆已经能将陶风明所讲解的东西都记在心中,并按照自己的设想排布文章。

  虽有时仍被陶风明批判异想天开,但也能见得陶风明更多的点头。

  如此,师徒二人继续为会试努力,笔耕不辍。

  每日宋穆做完手中之文章,也会翻阅那本诗册,见着过往先祖在朝堂之上所做之事,也是抬头望向窗外。

  “若是我,当有不同了。”

  宋穆喃喃的说道,透过一片琉璃,似乎看到了遥远未来,自己为文朝谋划的场景。

  ……

  感谢书友生态文化、雨天、大疯魔的月票支持

  呜呜呜,晨星大佬的书太好看了,看得人不想码字,我有罪o(╥﹏╥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