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八章.倭国之行_北洋新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锦衣卫内鬼的好处,东江需要的情报甚至能通过军栈来输送,关内发生的大事情不到一周左右,毛珏就能知道,甚至比崇祯皇帝也晚不了几天,皇帝收到的消息还得是底下人挑拣过才呈递上去的。

  这崇祯十三年初,毁灭性大灾变的苗头已经显露了出来,锦衣卫河南哨站发来消息,从开春开始,郑州,荥阳,归德开封一带已经是河流干于野,青苗枯死于田,去年毛珏的万里大移民,稍稍给河南减轻了些人口压力,可旋即就化为了泡影。

  这一次,就算靠近城镇要塞,结寨自保的中等地主阶层,也要扛不住了,今年秋,河南是注定贼势大炽了!

  陕西山西也没好到那里,可这儿的官军主力却注定是空虚,孙传庭的秦军主力,还是被安置在了河北保定,应对即将可能到来的建奴入侵,而且五省总督洪承畴麾下的很大一部分人马,还被划归了去年自请督师南下的杨嗣昌手中,这位梅盐上将几乎把全国主力都攥在了手里,在湖广边界的大山沟子里张献忠捉迷藏玩。

  战略的失衡将导致这一年注定成为崩坏之始,大明帝国灭亡的倒计时沙漏已然倒转,对于想做些什么的毛珏来说,更意味着时不我待。

  别看东江现在挺强,和清国半斤八两,比历史上入关前的清国还要弱一些,关内移民像自来水龙头那样细水长流,让他一时间等不及,那么就需要短时间再发一笔人口横财,三月份,陆陆续续的李氏朝鲜长工才满足了牡丹江镇,海参崴卫两处屯垦雇农的需要,要是解决了幕府,关东平原上的倭奴该给毛珏提供一大笔廉价劳动力,实在不行,东西国省下的军力都能凑合个二十来万吧。

  现在搬迁到黑龙江的东江移民都尝到甜头了,他们手里银子最多,在分田同时,除了东江分的领地,他们还额外花银子承包牧场,多买土地,东江率先移过来的这十来万人口是最缺乏人力开发的。

  至于那些山东来的灾民,如今也是摇身一变,成了小地主,每家都能分个百亩土地,一家人是累死累活勉强才开发完,对于人力,他们虽然没有需求到致命程度,却也是迫切。

  毛珏这出发不仅仅代表他自己一家军阀的利益,更是代表了东江麾下领民的利益,这安置好了东江军政,毛珏出发这一天,海参崴卫港边,竟然自发的聚集了数万东江领民,坐着此时还算是昂贵的东江火车,过来给毛珏送行。

  “老朽代表牛心所,恭送将爷!”

  “将爷一路平安,武运昌盛!”

  站在黑珍珠号的甲板上,向下张望去,到处都是这样送行的人群,一边高喊着,一边把手头一些特产硬塞给那些挎着行李登上舰船的东江子弟兵们。

  这一副景象哪怕是元朝与汉人势同水火,朱元璋驱逐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