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三章 苞米地里好春光_抗战之后勤主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粮食生产依旧是根据地的第一位,只有保证粮食安全,才能保证我们能够打赢这次的持久战。”

  叶天在会议室着重强调了粮食,为什么反复强调这个呢。34年其实发生过饥荒的,就在江浙这一带,其他的地方并不清楚。现在似乎并没有多少人知道34年的饥荒,历史书上也没有,只有经历过这方面的老人才知道的。

  当年能吃的都吃了,树皮草根,甚至有的把房子都拆了吃。那时候,有的人的房子的一些墙砖是柿子切碎压成的砖。叶天听到的就是有一个故事,老人临终的时候给儿子说,饥荒的时候把柜子搬房间里。在34年饥荒的时候,儿子就去搬柜子。但是呢,这个柜子比门框高,比门框宽。

  没有办法,只能拆了门。儿子拆门的时候发现,这个门附近的砖不对,后来一尝是柿饼做的砖。有吃的吃,没吃的就只能吃土或者吃人了。经常性的会有人吃土最后憋死,一旦死了,周围的人就会把尸体拖走。

  这个情况并不是耸人听闻,在1942年就是河南大饥荒了。但是实际上来说这个范围并不止河南了,因为已经波及到山西江苏了。江苏靠北的一些地区,老人家都知道这个事情,很多也吃过观音土,后面的自然也是有的。

  所以来说,基本上需要是保证粮食安全,粮食安全也就能保证根据地的安全。开垦荒地,统一使用牛耕马耕来进行范围的耕种,这都是在尽量的去和农业自动化去靠。尽可能的用最少的人,种最多的地。

  民国几十年,没有一年不发生饥荒的。不过还好,在大陆的统治时间只有38年时间,叶天不知道是值得庆幸还是什么的。

  “政委啊,咱们的后勤的那个小家伙干的日本人天天想来抢粮食啊。”

  师长看了一下地图,日本人又开始调集兵力了,但是这次的目标并不确定。

  “这有什么,打回去就是嘛!”

  叶天在后方搞的大生产,今年的夏粮种植面积比以往大了很多。但是鬼子的处境就很艰难了,由于日本人并不抓农业生产,有时候还烧庄稼,得到的结果就是日本人要进入根据地里征粮(抢粮)。

  “他小鬼子想要打秋风,得掂量一下有没有那么大的肚子!”

  由于一线替换了很多老枪,整体的火力和精准度上了一个台阶,日本人想要趁着庄稼成熟的时候来抢粮,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为了保护根据地的粮食,大规模的运动战开始了。日本人派出了大量的伪军来进行试探,伪军并不是像电视里那样不堪一击,很多伪军的实力也很强,只不过大多数的伪军战斗力不行。

  伪军是八路军用来补充子弹的重要来源,因为大量的用德国口径的步枪都在伪军手里。而且,伪军的素质参差不齐,战斗意志薄弱。日军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