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6章 徐庶想当“人贩子”_开局三国,答题送武圣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沮授和路之远一路同行,他虽然不是有意打听,但两人闲聊中不免会谈到一些俞涉和徐庶的事情,

  路之远一直夸赞俞涉是个好主公,好哥哥,他不摆架子,体恤将士,为民着想,可以说没有人不喜欢她。

  沮授对这些不置可否,毕竟他始终觉得主公就是主公,下属就是下属,双方还是要有界限感,所以他并不觉得俞涉这样很好。

  但他听路之远说俞涉手下将士同心同德,从来不会内斗,氛围极好,这倒让沮授羡慕不已。

  沮授一想到袁绍帐下,自己与逄纪郭图有隙,颜良文丑又有些低看张郃高览,袁绍的手下几乎都在拉帮结派。

  连他也有些惭愧,自己和田丰走得近,与其他人则仅仅是普通同僚罢了。

  沮授有些好奇俞涉搞的教育改革是怎么回事,路之远便告诉他俞涉认为现在的推举制度有很大弊端,一方面会出现士族垄断的情况,另外一方面普通百姓当中也有很多等待发掘的人才。

  而且现在的人才选拔更看重文、武两科,有些轻视工、农,俞涉把这两科也纳入了学习课程之中,这样便能让各式各样的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另外俞涉本人是普通出身,所以他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某人的背景,这就使得那些想要凭借“关系”和“背景”滥竽充数的人,无法进入他的团队。

  路之远虽然也只是一知半解,说的不清不楚,不过沮授一点即透,大概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由得暗暗点头,又是羡慕又是佩服。

  因为袁绍与俞涉截然相反,他恰恰最看重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所以才有之前群雄讨董时,看不起刘备三兄弟的事情。

  而且袁绍虽然威望极高,文武忠臣都愿意为他驱使,但他和曹操刘备等人比起来,真就缺乏识人之明。

  沮授在袁绍帐下多年,既要操心军政大事,还要与逄纪郭图等人明争暗斗,早就身心俱疲,他原以为天下诸侯的情况应该大同小异,没想到俞涉这边竟然是一股清流。

  路之远送沮授回到老家后,本想找个借口留下,谁知还没等他开口,沮授的儿子沮鹄便先求路之远多待些日子,教教自己刀枪棍棒。

  沮授耐不住儿子软磨硬泡,便请路之远住了下来。

  路之远当然求之不得,他每天便和沮鹄打打闹闹,顺便教他点武艺,就像当初太史慈等人对他一样。

  后来他还找了点材料,专门给沮鹄打造了一把短剑,沮授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在一旁哭笑不得,他本想让儿子学文,现在看来他似乎对学武更感兴趣。

  路之远这一待便是大半个月,好在他与沮授一家相处的倒是融洽,时间越久,沮授越能发现这少年身上的特别之处,尤其是他的自信和开朗,与自己所见的普通百姓小孩根本不一样。

  想必在俞涉等人身边待的久了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