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章 定论_妙手狂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蛊毒候》则载:"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峻食,唯有一物独在者,即谓之为蛊,便能变惑,随逐酒食,为人患祸。〈周易正义〉卷三引诸氏云:"蛊者,惑也。

  故蛊病应有三类:一为感受自然虫毒病邪而发,二为中畜蛊之毒而发病,三则是指流传于古代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极为神秘的蛊道巫术。前者是指感受蛊毒病邪而致虫毒结聚脏腑、阻滞经络而出现面目青黄、心腹切痛、吐血下血、头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的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认识的血吸虫病、重症肝炎、肝硬化等病证。”

  二者则是指中了人为毒药所引发的一系列诸如腹痛腹泻、昏迷甚或死亡的病证。而后者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蛊充满神秘感和恐惧感,导致心理或生理不正常而患病。

  蛊毒致病,由于病因不一,病机多变,故症状复杂,病情一般较重,概括起来,其临床主要症状有:面目青黄、心腹切痛、如有物齿、吐血下血、头痛咳嗽、腹胀腹泻、四肢沉重、关节酸疼、咽喉肿痛、肢体麻木、身体瘦弱、恶寒发热、吐逆元时,甚者口吐秽血而死。

  〈外台秘要〉卷二十八载有:"蛊毒千品,种种不同,或吐下鲜血,或好卧阴室,不欲见光明,或心性反常,乍填乍喜,或四肢沉重,百节酸疼,如此种种状貌,说不可尽。亦有得之三年乃死。急者一月或百日即死。"

  蛊毒毒力较强,"急者倾刻死,慢者半年死。"如广西的那坡、大新、宁明及越南边地一带的地方,有一种红蛊,中者不到二个钟头即昏倒且无法可治,最后口吐秽血而死,武鸣、上林、马山一带地方,有一种黑色的蛊毒,该蛊中人才发作。

  致病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南方气候常年潮湿、湿热太重,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山高林密、峰峦重叠、幽谷纵横、岚雾缭绕而毒虫丛生,瘴气、瘴疬传播某种细菌类或寄生虫类疾病。

  二是南方矿藏丰富,如煤、铁、硫磺、铅、锌、铀、镉、钒等矿山渗出的泉水中的有害物质或放射性元素引起的严重损害人的肌体和破坏免疫功能而引发疾病;三是酒色过重、放纵无度、不讲卫生,烈毒淫.心、毒害脏腑,有形的毒蚀与无形惑害兼而有之,导致细菌类病毒顺利侵入。

  传统中医认为:“蛊毒病”属湿热和瘴疬重、毒气重、污秽多等范畴。我国东南方和西南方每年中蛊毒病者不少,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

  蛊毒病的治疗方式大致为:清热解毒、祛风躁湿、杀虫杀菌、驱邪排污等方法,对症治疗来控制临床症状,重点对由湿热瘴气引起的各种温疫毒邪进行综合治疗。

  南方民间也有一些治疗蛊毒病药方,但制备、方法和治疗效果不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