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四章:分歧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翼明、秦拱明,只见他们都紧锁眉头在沉思。

  秦良玉见白杆兵将领没有人站起来反驳,只得自己开口道:“顾将军,以你之计当下该如何做?”

  顾准从容道:“咱们三年前在川东怎么做的,在成都乃至于川北还这样做,咱们何必舍近求远?

  本官认为首先就是剿灭方圆三百里内的土匪、山贼、流寇,确保这片区域安定后再循序渐进。

  ‘红旗军’会尽可能保证不让一个川民饿死,会立刻往外运送饥民向川内运进粮食。”

  秦良玉怒道:“朝廷的军令,皇上的圣旨都是调我等剿寇,我们却不肯追击流寇主力,坐看他们逃遁,岂不是抗旨不遵?”

  川军特别是白杆兵对待朝廷的态度跟“红旗军”截然不同,因此出现了分歧,顾准对黄汉忠心耿耿,瞧不上朝廷的所作所为。

  他毫不在乎道:“秦将军此言差矣,我们留在川内就是为了剿寇,何为流寇主力?是不是人马达到几万、几十万就算?

  那么等着瞧,我们放任川内的饥民、山贼、流寇不管,几个月后就会诞生出几万几十万流寇主力。

  因此我们留在川内同样是消灭流寇的有生力量,谁硬扣抗旨不遵的帽子,末将领了,届时末将去京师面见天子进行分辨。”

  这番话有礼有节有担当,听得马兰花不住点头,她苦于无法鼓掌支持,偷偷地朝着顾准挑起了大拇指。

  这个动作刚巧被张凤仪瞧见了,见婆婆都快要气得暴走,原家生婢女出身的马兰花还在背后支持顾准,张凤仪恶狠狠瞪了马兰花一眼。

  顾准很牛掰,这底气当然来自于“红旗军”这个集体,况且他也认为一味地穷追猛打,流寇是杀不绝的,唯有消灭滋生流寇的土壤。

  家主黄汉不计得失不遗余力贴补钱粮稳定一方,从源头做起,才是解决流寇泛滥成灾的必由之路。

  四川被流寇祸害,饥民高达数百万,如果放任自流,一小半人都有可能成为流寇。

  趁着流寇一直打到成都的时机,“红旗军”、白杆兵顺势而为染指成都、影响川北,从今往后四川大事可定,多好的事啊,还利国利民。

  顾准认为自己没有私心,乃是顾全大局,杜绝白杆兵远征白白被消耗掉,也为了避免秦良玉、马祥麟等等在陕西遭遇建奴和流寇夹击有可能全军覆没的危局。

  一言九鼎已经习惯了,秦良玉还真没见过哪一位将领在她面前顶着干,一时间觉得愤火攻心。

  可是顾准这个援剿总兵官不是白杆兵将领,而是“红旗军”主将,不看僧面看佛面,她不好直接呵斥,只能选择辩论。

  秦良玉冷静下来,思索一番后觉得顾准的顾虑也不无道理,她选择了妥协,提议道:

  “顾将军言之有理,可白杆兵乃是朝廷的军队,必须执行圣旨,'红旗军'安民的本领强于白杆兵,还能够得到大量是粮食援助。

  本官准备继续带领白杆兵往北追击流寇主力,顾将军可以率领本部人马留在成都安置饥民。”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