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二章:辽沈郡王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勋贵集团。

  现在勋贵们酒后狂言,居然敢骂旗卫心中的救世主征虏大将军。

  正在窃听的旗卫们咬牙切齿,暗自腹诽以后跟他们秋后算账之时最好还怎么硬气,别哭得像个娘们儿!

  大朝会上,首辅温体仁一一列举征虏大将军的功勋后抛出进爵辽国公辽沈郡王的重磅炸弹后嘘声一片。

  八成文官武将和勋贵都拿祖制说事儿,坚决不同意大明出现一位异姓王。

  张凤翼和梁廷栋开始跟群臣打嘴仗,最后的结果变成了大家都退一步,如果辽国公在即将开始的春季攻势中再次打得建奴丧师失地收复朝鲜纳入大明版图。

  那么为大明拓土千里的辽国公完全可以凭借这个天大的功劳进爵辽沈郡王。

  朝堂上的纷纷扰扰没几天就传到了黄汉耳中,没想到张凤翼、梁廷栋会为自己索要王爵,更加没想到温体仁站在自己的阵营。

  投桃报李恩怨分明才能够让追随自己的人安心。

  黄汉以军中需要补充官员为由头要了三十个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来军中效力,其中就有温体仁的三儿子温佶。

  温体仁被史书写得一无是处,可是温家没有坏人,唯一的兄弟和三个儿子都没有恶行,这是何故?

  黄汉给出的答案就是,温体仁为了执行皇帝的意图下手搞东林党的手段太阴险,导致东林党恨之入骨,刻意给他扣屎盆子。

  朝廷本来就应该派遣官员去军中任职,黄汉这一次要的都是七品、从七品的文官,朝廷没有理由不同意。

  况且等朝廷实缺的官员何其多也,吏部尚书谢升能够一下子塞三十人去征虏大将军那里,何乐不为?

  温体仁看到了吏部送来的名单,见自己拥有从七品中书舍人品级却没有实授过任何官职的儿子在其中,顿时懂了黄汉提携温家子孙的心意。

  为了把自己的儿子弄去参与五年平辽计划,黄汉不惜拉上二十九人陪同,这份心意足以表明征虏大将军乃是盟友。

  很明显自己抛媚眼没有给瞎子看,征虏大将军果然是个妙人。

  温体仁忽然间有了“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豁然开朗,天天勾心斗角太累了,放下吧!

  他想过段时间卸下首辅这个沉重包袱,学着张凤翼、梁廷栋,主动要求去辽东任职。

  说不定那时征虏大将军已经拿下朝鲜,届时可以参与恢复汉时四郡做些实事,为大明开疆拓土青史留名。

  原本只要是去辽东任职,绝大多数官宦如丧考妣,现如今截然不同。

  被征虏大将军点名调用的陈组绶、周之茂、许文岐、李含乙、宋天显、温佶等等三十人得知消息后欣喜若狂。

  夺下朝鲜恢复汉时四郡需要的文官武将何其多也,大丈夫能够获得为国家开疆拓土的机会幸甚至哉!

  怡春院被楚楚买到手重新装修后作为“崇祯大字典”的总编辑部,如今这本工具书已经家喻户晓。

  为了掌握汉语拼音主动学习啊、哦、饿等等拼音字母的读书人不知凡几。

  由此可见,哪怕黄汉不能扭转乾坤,仅仅给这个时代留下了“崇祯大字典”就能够惠及整个大明的莘莘学子。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