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七章:毛葫芦兵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场没什么好抱怨,只是侯家庄战死了那么多青壮年,末将心里不好受,总觉得对不起他们。”

  黄汉安慰道:“张将军莫要过于自责,本爵保证侯家庄经过此战能够浴火重生,本爵会给予他们粮食、银两作为补偿,还会协助他们补种马铃薯和甘薯增加粮食产量,也给他们上报军功争取得到朝廷封赏。”

  张凤仪知道黄汉领导流民灾后恢复生产的本事,心情顿时好了许多,她由衷道:“末将替侯家庄两三千幸存的乡亲们谢侯爷恩典。”

  侯家庄的父老乡亲经过此次和白杆兵并肩作战损失惨重,他们肯定和流寇不共戴天。

  黄汉准备在这里利用现成的营地和规模跟孙刘庄差不多的侯家庄寨子经营补给点,也算是给予侯家庄补偿。

  这里跟孙刘庄有区别,侯家庄紧靠太行山东麓在山西、河南、北直隶三地交汇之处,离官道不远交通便利。

  有利就有弊,以后的几十年,甚至于大明亡国后满清窃取江山后,太行山里的山贼、流寇依旧多如牛毛,还会不时蹿出山区攻打山寨、县城。

  “红旗军”要经营这个地方需要加大留守兵力,黄汉打算安排两个百总正兵加上两个把总卫所军留下守卫。

  这里还会有四百余负伤的白杆兵在养伤,有三百多侯家庄的伤病员,七八百流民伤患,一个月后这里就会多出上千见过血、面对面厮杀过的守卫者。

  不用担心粮食短缺,黄汉会在这里留下两千石粮食,以后还会不断有粮食从天津卫走陆路、水路运来。

  因为经过实地考察,完全可以派遣排水量三十吨的船舶进入天津卫海河经过卫河、漳河航行直达侯家庄,遇上河道太浅难行处可以雇人拉纤航行,即便速度快不起来也比陆运效率高了五倍都不止。

  卫河是海河水系南运河的支流,春秋时因卫地得名,是由古代的白沟、永济渠、御河演变而来。

  发源于山西太行山脉,流经河南卫辉府、彰德府北直隶广平府与漳河汇合称漳卫河,再流经山东临清入南运河,至天津入海河。

  卫河的前身基本上是在曹操开凿白沟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天然河流和早期黄河故道加以联缀而成的隋代大运河永济渠,汉唐宋,包括蒙元时代,卫河的漕运、商运都极其发达帆樯往来,络绎不绝。

  只不这些年过由于干旱少雨加上河道淤积,官府组织的航道维护不得力,现在的全线通航能力受到了影响。

  今年秋收后,黄汉完全可以开出管饭、管饱每天给一升粮食的报酬雇佣卫河、漳河、海河附近的壮劳力来疏浚河道,明年春天解冻后应该能够航行排水量五十吨的船舶。

  农闲的时候管饱饭就能够吸引太多劳动力,再有给一升粮食的待遇调动几十万人参与“挑河”都不在话下。

  要做成事关键所在还是需要大量粮食,为此黄汉心里有数,用不着大量长途运输,年底总会有几十万石粮食来花销。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