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六章: 进京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率领一百五十余艘排水量在三百吨到五百吨的商船赶赴倭国长崎贸易。

  杨坚留在虎穴城接洽“日月海运”的生意,今年买卖、雇佣、出租商船做的风生水起,效益当然节节攀升。

  现在船坞和“日月海运”都各自核算,交付一艘商船,王玉琪负责的船厂也会加上两成毛利润。

  杨大成留在水营管事,驻地旅顺口,加上这个月刚刚下水试航八百吨级的三艘战列舰,还有九艘大型新式战船留在辽东湾。

  还有五艘完成修缮的三桅炮船和几十艘排水量一百吨以下的战船、哨船巡航,辽东湾的安全无虞,从海上支援被建奴攻击的宁远、东江镇、金州都能够做得到。

  沈明已经被黄勇提拔为“乌德沃特号”船长。

  他准备依旧打起原本这艘船上的东印度公司旗帜带着“芬洛号”和三艘哨船离开商船队独自航行,看看有没有好运气再遇到东印度公司的战船和戎克船来一次围捕。

  黄汉跟倭国有合同,想必此时做事有板有眼的倭人已经准备好了精米送达长崎等待交易,至于是三十万石?五十万石?还是更多就无从而知。

  因此黄汉派出了足够运回八九十万石物资的战船和商船,这还没算上水营将领们准备下手打劫夺到的船舶运力。

  浩浩荡荡的船队东去,黄汉也立刻带上四个猛士和六个学徒组成的十个贴身护卫上了前往京城的官道。

  其实此时黄汉已经功成名就,实力非同小可,大可以率领上千铁骑奔驰进京,可是黄汉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表现得低调,只带十个亲卫。

  路上倒是用不着担心遭遇流寇、山贼,这段时间京畿、通州、蓟州、永平府这一带的治安良好,也不怕被仇家算计,旗卫会密切探查,有个风吹草动自然会现身示警。

  顾奎、严从优等等四个猛士已经是第四次进京没什么感觉,黄义和王瑸、杨小锤几个少年都是第一次去京城,一个个兴奋得满脸红光。

  崇祯六年的春天,京畿之地基本上摆脱了三年前建奴劫掠的阴影,生机在恢复之中,从虎穴城到开平镇这片土地上一片欣欣向荣。

  这其实是黄汉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三年时间的大力修建水利设施,给当时频临饿死的老百姓借贷粮食。

  联合徐光启、郑国昌、刘之纶、高第约束乡绅、官吏,请旨减免税赋。剿杀山贼、强盗,给升斗小民生存空间,这片地区多存活了最少二十万人,少荒芜了至少三百万亩良田。

  现在这里的粮食自给自足已经做到了,屯民、农民每年还能够有余粮出售,良性循环已经形成。

  为此徐光启、郑国昌多次上书朝廷,要求各州府要以永平府成功通过生产自救活民几十万为样板,争取使得大明遭遇兵灾的地方不再荒废。

  可惜这两位老大人有些一厢情愿,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靠山,没有大笔的资金投入,没有强势的领导人,要完成这样大的计划有可能吗?

  皇帝真的希望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下旨号召推广永平府的治理经验,可惜然并卵,至今都没有哪个州府、县城能够做得到。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