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回 借人口太后讽章献 执旧典圣人骂馥芝_辛夷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人,这与你很像,公主到底不是你的靠山。”

  “娘娘呢?”

  杨太后一顿,说道:“许多事,官家未必理会老身。但是无妨,没有靠山,你若有本事,硬是做出个靠山,谁又能说嘴?”

  辛夷说是。杨太后继续说:“她前面一个,是杨美人。若论琴棋书画,这些妃子里面她最厉害,且眉目也是十分姣好。只是...”

  话到此处,祖筠过来说该行第五盏酒了,杨太后于是让辛夷先坐正。

  惜墨说:“上第五盏酒。”

  换色长斟酒。上午的歌色板又出来,唱起踏歌,节奏激昂。接着进来两个舞队,分别是彩云仙队与采莲队。两队分立,一边浅黄道衣紫霞帔,一边梅粉晕裙云鬟髻。“竹竿子”报幕,因都是骈文,许氏听不大懂。

  王鬷家的说,意思要两队合演“静安”之舞,求农田丰登。前边集英殿里的大宴则是依“万国朝天乐”制舞,与宫中家宴不同。

  许氏乐说:“但我以为这农家丰收才是真的好事。”于是要瞧个仔细。

  这时宫女端上来许多小吃,除密浮酥捺花,肚羹等必备之物,也添了蒜梅,雪花酥,红盐豆。

  这已是最后一盏酒,按秋宴的安排,本来应该有百官敬酒的阵仗,但后宫是行不得的。

  杨太后吃了一颗卤梅,对郭颢蓁说:“这卤的不错,老身最怕梅子卤的留酸,蒜卤的留荤。”

  郭颢蓁也说很不错,惜墨道:“原本卤五十日便可,但为了更脆爽些,煎水都多等了些日子。”

  杨太后让辛夷拿了一颗,辛夷含到嘴里,虽有些咸味,但果然清脆。杨太后说:“你记得,官家不大吃这种东西,你若要下厨,便多学羊肉制法。你往东边那列最后面看。”

  辛夷看过去,却是一凤眼细眉的美人,虽不动已媚态横生,饮了酒更是两腮飞霞,眼送秋波,若论美貌,当是这殿里第一的。

  “那是官家最宠的尚美人。”

  “如此丽人,得宠也是应该的。”

  杨太后道:“只凭美貌,也有远超她的。”说着,想起当年的张歆婕,再看向辛夷:“你日后说不准也能有那般风姿。”

  辛夷以为杨太后说的是尚馥芝。杨太后只管继续:“官家当年封了她的父亲殿直,是个只拿俸禄不做朝政的位子。但她父亲却不曾闲着,寻遍汴京,找来最好的厨娘,送进宫里专替她做羊肉,她虽也喜食羊肉,你还是该知道,这不是只给自己预备的。”

  辛夷说明白。杨太后接着说:“但厨娘的手艺专精,花样却不多,等日后你打听到那厨娘善做的东西,再想应对。”

  至此,辛夷年纪小小,一日听到太多,已经有些吃不消,眼神微微涣散。

  杨太后瞧出来,发狠道:“你忘记方才的不服气了吗?”

  辛夷于是强打精神。

  杨太后说:“人都以为杨美人与尚美人交好,我瞧着却不是这么回事。宫中从来不曾生有过互芬齿颊的念头,若同为最宠之人,必有争第一的意思。但尚美人看似是个直性子,对杨美人也很好,可那杨美人对尚美人竟有些言听计从的味道,倒不知是真是假,这样的人,你要提防。”

  辛夷说是。

  “你再看尚美人旁边的,是连婕妤,苗才人后面的,是延安县郡。那个连婕妤,从司设爬上的龙床,身份不高,却极咋呼,平日里常伴在圣人的身边,欲持势凌人,可惜圣人从来不曾心里敬重过她,那尚杨二人更是瞧她不起。而延安县郡...“

  不知道杨太后要如何品评,下回来看过。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