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1章 两难_余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推荐朋友的一本书《剑诛江湖》,作者是多年的老人了,笔力上佳。

  最近南唐朝野上下都不太平,先是江湖流传,南唐剑道第一人的冷寒水被那个叫叶长亭的白衣剑仙从北匈追了八千余里,几乎要了冷寒水的性命,后来一件事便是那位大将军武越被南唐皇帝免去官职,这件事比冷寒水被追杀要重要一万倍,因为朝野上下谁都知道,这位大将军无论品行还是能力都是朝野罕见,至于为何被罢免,原因也只有一个,朝野心中肚明,这位武越大将军政见和那位端坐在龙椅上的男人,这十年来第一次有了分歧。

  李尚跃有野心,这一点,从他登基之初朝堂群臣就知道,历经十年的励精图治,更是让群臣知道,他不愿意做这偏安一隅的南唐国君,这个男人的野望在中原,那个富庶的中原。所以,当这个男人第一次当着群臣的面说出了他心中的决定的时候,群臣虽然并不是毫无准备,但仍旧是被这个男人疯狂而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

  李尚跃说,要挥军十万北上。

  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站出来反对的男人是武越,这个南唐军伍第一人,战功卓著的大将军。不过并没有什么效果,李尚跃毫不犹豫,以罢免武越来彰显他的决心。

  吏部尚书王良想站出来反对,可皱了皱眉头,还是没有踏出来这一步。他现对于这个对南唐生死有绝对话语权的男人,越来越看不透了,登基之初,这个男人是贤君,任用贤能,劝课农桑,天下称道。而到了后五年,这个男人便开始让王良看不懂了,时至今日,当李尚跃当着朝臣的面说出挥师北上的时候,王良便知道,他认识的李尚跃一去不复还了。

  朝堂之上不是所有人都存着心思反对,有相当多一部分老臣对此是相当支持的,这其中,大学士李劳古反映最为激烈,当朝而泣,直呼苍天有眼。唐楚世仇,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过为何百年未淡的原因,大多就在这些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在推波助澜罢了。

  王良冷眼看着这场闹剧,面色平淡,但凡入朝堂之上为官,养气功夫都是极好的,若不是泰山将倾,只怕是谁都不会贸然表露出心里的想法。只是眼角余光瞟向两位亲王,李尚言一如既往的吊儿郎当,对这类可能关乎南唐存亡的军国大事依然是毫不关心,倒是李尚行,面色凝重,倒也没有出言反对。

  朝堂之上除去一众老臣,再无人出声,此刻局面,怕是傻子都看得出来,李尚跃心意已决,说什么都没用,再多说一句,可不就要步武越大将军后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大臣还似乎觉得,南唐这些年励精图治,对上大楚似乎也未必会输。

  王良不去理会这些大臣心思,只是安安静静听着李尚跃的每一项举措,拜谁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