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3章 西苑经筵_明扬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阁学士或知或同知经筵事,六部尚书等官侍班,另有展书、侍仪、供事、赞礼等人员。

  经筵实际上是学问渊博的大臣为皇帝讲经释史,大臣们认为经筵讲学,是正人主开广心思,耸励精神之所也,所以十分重视,国家初定,就纷纷上书请开经筵。

  秦牧身为皇帝,对此也非常重视,除了要表示自己的一个态度外,他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希望让这个经筵制度注入更多的含义。

  在后世,各国都在各种各样的智库,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

  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偏;

  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

  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

  秦牧希望把经筵制度向智库的方向转化,不光是要讲四书五经,也不光限于朝中大臣。

  他规定但凡有远见绰识的学者,都在机会参加经筵,讲学、讨论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所有国家的大政,以及治国方略,不管出自哪一家,都可以拿到经筵上向皇帝宣讲,并接受他人的质疑论驳。

  总之,秦牧就是希望通过经筵的引导,慢慢在大秦建立一些半官方,甚至没有官方主导的智库。

  现在的读书人不是闲得蛋痛,而且又喜欢抨击朝政吗?

  好,有本事你组成一个智库,去追踪调查研究朝廷各策政策的施行情况,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拿出真实的数据和彻实可行的办法来。

  也不用你到秦淮河上的姑娘们面前自吹自擂了,有本事每月初二、十二、廿二到经筵上来,向皇帝开讲,如果你反馈的信息以及预测的方案真的好,皇帝将会采纳。

  这可比你在秦淮河上对着青楼姑娘吹虚来得实际,更不提有多荣耀了。

  要避免读书人犯老毛病,天花乱坠地瞎吹胡扯不难,只要卡住一个“真实数据”就行,你在经筵上的论点,必须有真实的数据为支撑,而且你要对你所提供的数据负责;

  比如你要证明哪项政策不好,你就必须到各州县去实地考察,看看这项政策所造成的后果,获取各种真实的数据,以这些数据来支撑你的论点。

  只要牢牢抓住“真实数据”这一点,就能避免象东林党那些满天胡吹,却一无是处的事情发生。

  你要有真实数据,就必须去实地调查。否则,一但证明你的数据是凭空捏造,不但要取消你参加经筵的资格,同时要给予严厉的谴责,让你臭不可闻。

  造成上层决策错误,或别的严重后果的,甚至要负上刑事责任。

  如果这件事引导得到,就能避免出现明朝那种空谈误国的事情重演,读书人会变得务实起来,让更多的人变成有真才实学的人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