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7章 用意_明扬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职业培训加考核。那相关的学科的地位也基本提起来了。

  另外,宋徽宗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他的一些做法也可以借鉴一下。秦牧记得这位亡国之君曾设立画院等,专门网罗行业顶尖人才进行交流创作。于是在那个时代出现了很多一流的书画作品,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等。

  那么,宋徽宗能设立画院。自己这个开国皇帝为什么不能设立一个科学院,供养一大批院士呢?

  历代的皇宫能养几万太监宫女,自己就养不起几百个院士?

  何况就像内监研发司一样,不但不用秦牧养着,相反,内监研发司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皇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以此类推,养再多的院士,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创造的效益可能会远远超过供养他们的花费。

  光是“皇家供养的院士”这一头衔,估计就足以让很多人挤破头,争着抢着争夺了,根本不需要强行纳入朝廷现行的体制内。

  也就不用受朝廷官员的制约,我爱养多少院士,我就养,你管不着。

  退一步说,谁没有点爱好,秦牧作为开国之君,就强行把科学院纳入朝廷的体制之内,又有谁能强行反对?

  有了皇家科学院,有了皇家科学奖。再加上以上的培训相关专业的官员的举措,相信各个自然学科的地位足以提高起来了。有了盼头,就会有大量喜欢自然学科的人投入其中学习钻研。

  至于科举,就让它继续走它的老路,继续钻他的死胡同吧,它走不动了,自然会被取缔,而不会因此导致整个社会的畸形发展。

  当然,这些心思是没有必要透露给在座的内阁大臣的,自己一步一步的布置,引导着大势向这个方向发展就行了。

  秦牧的动作比较小,与六位内阁大臣在华盖殿的榷商进行得也很顺利。司马安最后沉吟道:“陛下,对官员进行培训考核时,有必要细化考虑周详。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官员,精力有限,加上升迁的机会也相对小了,如果强制他们也参加培训和考核,难免会让这部分官员怨声四起,同时也有失公允。”

  何亮说道:“司马阁老所虑不无道理,然常言说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有部分官员参加培训考核,部分官员不用参加,那么参加的那部分必然也会心生怨言。

  陛下,臣建议不妨事先声明,所有相应的部门官员都必须参加培训考核,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即便年纪大一点,参加培训考核,总能增加一些专业知识,提高一下他们施政能力。

  至于考核的成绩,则不作为罢免官员的依据,即便没有通过考核的官员,只要本职工作没有出现严重的错误,也不用担心被罢官,依然可以调任他职,或留任原职。

  考核的成绩只作为升迁的依据,只有通过培训考核的官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