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7章 玩得太大了_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立不过短短的四年。

  如何能与弘文馆争底蕴?

  要知道,弘文馆存在的时间虽不长,但它继承的是太学之衣钵。

  那是传承了不知多少朝代的存在!

  除了算学之外,李纲觉得,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的地方。

  王勣的名气和身份大,真学问,并不一定比弘文馆的大儒们,强上多少...

  他教出来的学生,又能比弘文馆的学生,强到哪去?

  李纲咬了咬牙,道:“好!就依先生所言,若是弘文馆输了,学生亲自去望仙楼,将弘文馆封存的二十万卷籍册,送到书院!”

  王勣意味深长的看了李纲一眼,道:“君子一言,心无所违。”

  不知为何,看到王勣这个眼神,李纲心中莫名的一寒。

  既然是五场比试,双方自然都要派五个人出场。

  李承乾有点郁闷。

  曾经的他,以为自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就像前几年,斗诸世家,征高句丽,筹办股事局,建立十二坊。

  哪怕没有发挥主要作用,也至少没拉胯。

  最起码,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

  可现在才发现,自己之前是多么的受照顾...

  跟这群老油子、小油子在一块,压根就看不懂他们究竟要干什么!

  这场比试,怎么看都是书院吃亏!

  代价之类的就不提了,光看参加比试的人员,就很不公平。

  这其中,李安年是关键。

  即便只他一个人输了,书院赢下四局,到头来,依旧一败涂地!

  反观弘文馆一方,五个人都输了,貌似也没有多大损失。

  皇宫西南角的望仙楼,空得能把老鼠饿死!

  二十万卷?

  加起来估计都没有二十万张纸!

  若是真有价值,能到现在依旧封存着?

  早就被书院的人搬空了!

  最令李承乾感到可悲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干点什么。

  莫非,就坐在这里看热闹?

  眼瞅着弘文馆的人,上赶着布置比试场地,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李承乾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确定了比试的规矩之后,也就无所谓通风串气之类的事情了。

  李承乾终于有机会,把李义府等人叫过来,打算好好问他们一问。

  “你们究竟在弄什么玄虚?若是真输了,柳大哥回来肯定打死你们!”

  李义府满不在乎的说道:“太子殿下看戏就好了,旁的事情不需担心!”

  李承乾见从李义府嘴里,撬不出什么东西,便把目光投向李安年。

  “你打算参加哪一场?”

  李安年笑了笑,慢吞吞的说道:“自然是最难的时务策。”

  李承乾脸色一变,怒道:“你玩我?!”

  五个科目之中,墨义和帖经虽是朝廷抡才大典之中最为重要的,但相比于其他的,反倒更为简单。

  所谓墨义,就是围绕历代先贤的文章经典,作出解释。

  普通学生,苦读上几年,都不会考得太差。

  而帖经,就更简单了。

  无非就是些填空题罢了。

  从前之所以很多人觉得难,乃是因为学问皆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出身普通的学子,就算想看,也根本看不到。

  相比之下,对于现在的学子而言,尤其是书院的学子,并没有什么难度。

  诗赋和算学自是不必多说,要论最难的,当属时务策!

  因为时务策没有标准的答案,考校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多的,却是治理国家、地方的策论,以及有关的外交问题!

  说白了,除了需要书本理论的支持,更需要的是见多识广以及实践经验!

  别说几个学生了,就算在场的诸位大儒,都不一定能答得好。

  让房玄龄他们几个来,还差不多...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