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三章:一举成名天下知_唐朝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陛下已开了金口,岂有反悔?只是礼部办事,终究会慢一些,还不知要耽误多久呢!”

  三叔公怔了一下,随即啪嗒一声,身子一软,便坐在了胡椅上!

  而后,他伸长了脖子,顿时觉得自己的腰杆子也硬了:“这个傻小子……这个傻小子……正泰,你且等等,老夫先出去将族中上下的人召集来,讨论一下开夏祭祖的事。”

  说着,一溜烟的跑了,哪还有刚才受惊吓无力的样子?

  陈正泰:“……”

  这祖宗不是刚祭过了吗?还来?

  只是三叔公身体很矫健,一把年纪了,却是走得极快,陈正泰甚至来不及叫他!

  更何况,三叔公平日为家族劳心劳力,看三叔公如此高兴,陈正泰也不禁好心情起来!

  不过,现在粮食的问题解决了,可是这大漠中农耕,却还需要小心一些。

  这个时代,因为雨水充沛的缘故,所以大漠的生态还算不错。譬如现在的吐蕃,之所以能在唐朝时壮大,就是因为此时河套一带因为雨水充沛的缘故,所以粮食丰产。

  这草原上,大抵也是如此。

  可即便如此,还是需要节制,反正大漠有的是土地,因而开垦时还是需要制定一个规矩,最好采取休耕、轮耕的策略。

  反正大漠土地广袤,那一望无际的草场,理论上的耕地面积,实际上是关内的许多倍,人口却又稀少,只要控制住耕地的面积,哪怕现在的汉民增长百倍,也是可以养活的。

  他大致的拟定了一个休耕的策略,便叫人送了出去。

  除此之外……

  陈正泰又绘制了一个大致的图纸,凭着记忆,对当下的风车进行了一些改造,再交给匠人们去试制一下,先看看效果。

  在大漠,风车绝对是利器,毕竟大漠之中的风大,和关内是不同的。

  古代中国早有风车,不过因为关内有数不清的崇山峻岭,阻挡了大风,因而风车在古时并不流行。

  反而老祖宗们对水车更有兴致,利用水流产生动力,大大地节省了人力。

  而到了大漠的环境,就完全不同了,那地方永远不缺的便是风,毕竟是一望无际的草场,只要有风,就意味着可以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是关内所稀缺的。

  风车比之水车的欠缺之处就在于,风车大多并不稳定,毕竟风力的大小,是靠老天爷的赏赐。

  而水车则动力比较持续一些。毕竟水流是源源不绝的。

  当然,水车毕竟得靠水,因而地域的要求比较强。风车不同,寻个空旷处,就可以搭建了,而大漠最不缺的,就是风。

  在这个没有蒸汽机和内燃机的时代,风能的利用,带动的发展是极大的,不但可以借助风能,搭建起磨坊,甚至借此来进行灌溉,若是进行一些改装,甚至可以运用在作坊的生产之中。

  此时还是大唐,风车还处于那种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