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二章 二太守传_苏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那个地方,并立祠奉祀。

  宋得天下,太宗长子楚王赵元佐听闻此事,曾赋诗赞叹,诗云:“身为牺生祷于洪水,水势难清没而水止。民思其仁立祠以祀。呜呼,伟劳不书于史!”

  其二就发生在数十年前,大宋状元李迪有个叔叔辈,也到了博州当太守,不过很遗憾和羊公一样,同样没留下名字。

  一日李公在城门等候监司派来的使者,属下官吏报酉时已到,李公便急命闭关。

  一会儿使者到了,因城门已经关闭,不得入内。

  李公与之语于门隙,使者请入见,李公回答:“朝廷法制酉时必须关闭城门,这门我不能开,请使者于城外委屈一宿,明日相见吧。”

  又有一天,李公收到来自京中的邮件包裹,打开来发现里边还夹着家书。

  于是李公立即熄灭了官烛,点燃私烛阅读家书,读完之后,才重新点起官烛,继续阅读公文。

  当时遂有“闭关迎使者,灭烛看家书”之句。

  两个无名太守的故事都很简单,然而晏小山敏锐地发现了这篇文章对报纸销量的价值,立刻原文刊载。

  果然,当期报纸销量激增,汴京城中展开了大讨论。

  没有别的原因,匡师古伪钞案,同样发生在博州,他的身份,同样是博州知州!

  人虽然死了,但是匡师古在朝中尚不乏有同情者,还是拿着“刑不上大夫”那一套说事儿,认为朝廷量刑过重,诛杀过速。

  等到博州两位曾经清廉奉公的无名太守事迹被挖掘出来,刊载于报纸之后,匡师古立刻就失去支持。

  这就叫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开封府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同样是一个地方的主官,差别怎么能如此之大呢?

  朝中大佬们,你们的同情心,是不是该放到本应青史留名,却遗憾只留下事迹的羊李二公身上,而不是放在那伪钞犯身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