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六章 许睿慈的好奇_大炎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要说发展的好的,还是许凯歌那一脉,许凯歌的老子可是在兵部混的,还有一个大伯,是在工部混的,相对而言,许睿慈这一脉就差了点儿,真正算得上是个人物的,也就只有他老爹了。

  官员给自家子孙谋福利的事情,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上一次,秦嘉涆带兵西征的时候,队伍里就有三千各种大臣家的子弟,俗称子弟兵。

  一场大仗打的赢与否,除了靠前线的将士拼命之外,还要看后勤方面是否充裕了,为什么很多边关将领明知道那些子弟兵啥也不是,可是,还是喜欢他们进入军队呢?甚至还心甘情愿的把功劳分给他们一半?

  理由很简单,只要有了这些子弟兵在,在军队当中,虽然只有这么几个人,可是,在他们的背后却站着很多人,朝堂上大臣们之间,不可能是一团和气的,虽然表面上是这样,但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

  文官和武将的矛盾,文官和文官之间的矛盾,武将和武将之间的矛盾,阵营和阵营之间的矛盾,派系和派系之间的矛盾,等等乱七八糟的很多很多。

  在朝堂上,只要有人说话,那肯定有反驳的,不管你说什么,都会遭到反驳,这是常态,也是历代皇帝都愿意看到的,这种相互制衡,相互掣肘,相互斗争的情况,就是皇帝故意为之的,而这就是所谓的驭人之术,帝王之术。

  可是,一旦要打仗,那就意味着功劳,有了功劳就意味着利益,而想要获得利益,他们这些老的自然不可能去争,但是小辈可以啊,让他们去争。

  那些统军将领之所以喜欢这些子弟兵去军队,又厌恶他们去军队,前者是因为只要这些子弟兵去了,那他是,要军饷给军饷,要兵给兵,要装备给装备,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他要什么,朝廷就会给什么,前提是你要打赢。

  至于后者,那自然不用多说了,都是一群纨绔子弟,平日里,不是欺男霸女,就是附庸风雅,亦或者留宿青楼,倚红偎翠的,这样一群纨绔能做成什么事儿?放在军队当中,就是一群害虫。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纨绔就一无是处,既然他们家中的长辈敢把他们塞到军队当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真才实学的,至于这个真才实学有多少,那就因人而异了。

  秦嘉涆那一次西征,虽然说主要原因是这三千纨绔子弟的瞎搞,率先跑路,导致兵败,但是,这也不能全怪他们,毕竟,说到底,他们就是一群菜鸟,能做什么呢?

  上一次兵败之后,可是让一个朝廷当中,大部分的官员都气得吐血,跳起脚来骂娘,打了败仗是一回事儿,儿子死了才是关键,而最重要的是,他们赔了。

  真以为那些待在后方的大臣,他们选择支持军队作战,仅仅只是为了给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