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下一步,三百万亩的试验种植!_重生之传奇农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到了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各省级和地方级的农科院都在支持我们,琴岛阿水稻研发中心就把这个项目的资料给了我们,还把仅存了两个种苗给了我们,我们经过在琴岛成立海水稻试验种植基地,利用我们目前的技术进行多次杂交培育种植,最后改良了这个品种,目前试验种植的第一季收割已经为完成,产量非常之稳定,四块试验种植基地的亩产几乎是一致的,但是他们的土壤还有气候很多条件都不一样,这说明这个品种,非常有何事推动大规模种植的条件!”

  “亩产如何?”

  “少一点,大概在八百五十斤左右!”

  陈日升老师回答。

  八百五十斤相对于普通的水稻品种来说,不算是高,如今丰盛最好的水稻品种,亩产过千公斤的都有了。

  但是相对于海水稻而言,这个数字不差了。

  或许还有进步。

  但是海水稻受到盐碱地的限制,亩产继续突破,也很难超过普通的水稻产量。

  “那以陈老师的想法,你认为一旦我们海水稻研发中心推动全国盐碱地的整改工作,我们应该把那一个品种作为的主动推动种植的品种呢?”

  宋山沉默了半响,目光看着陈日升老师,细细的问。

  这个海水稻研发中心是以袁老的名义,拉拢了全国不知道多少的水稻种植研究专家来支持,本身就是人才济济,技术底蕴深厚的。

  但是袁老本身工作繁琐,除了全世界推动杂交水稻的种植工作,还要针对超级稻的研发,对于海水稻研发中心就是挂名而已,海水稻研发中心真正做主的人是宋山和陈日升教授,陈日升教授是首席技术研究人员,也是主要挂帅研发的主力,而宋山是管理,也是领导,是他带领之下,出钱出力出人脉,才有了今天的海水稻研发中心的。

  所以基本上这海水稻研发中心,是他们两个在拍板的。

  “宋院长应该心中有主意了!”陈日升老师轻声的道。

  “我的主意不重要,我倾向于专家的意见,海水稻研发只是推动了第一步,现在绝对不是变现的时候,必须要在研发的道路上,继续坚持下去,所以往后哪怕推动大规模的种植,都是要以配合你们团队研发突破为主,而不是以盈利为主!”

  宋山坦然的说道。

  他是一个商人,当初建立海水稻研发中心,也是看准了这个项目未来能有非常大的突破,能够垄断盐碱地的种植,将会带来非常丰厚的利润。

  但是他的主职是农夫,作为一个农夫,农业种植进步,才是最重要的,海水稻的未来是宽广的,还有无限的未来,所以不能因为利益而让研发出现任何的问题。

  这是他不允许的。

  “宋院长这话,倒是让我汗颜了,之前我还有些担心,出了成果,有了新品种之后,宋院长会迫不及待的把它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