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税收杠杆_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能够提高百姓的就业率。我们就可以给予这样的工坊一定的税收优惠,甚至第一年可以免征营业税。

  若是要控制资本不让其流向奢侈品等并不需要多少人工的产业,那就对其征收大额的税收,比如青楼这样的暴利行业就应该加大税收力度,至少要缴纳营业额一半的重税。

  通过重税遏制这种不道德的行业存在发展,同时也能让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掂量一下,是否有利可图。”

  “陛下的想法是好的,不过臣还是要泼点冷水,这税谁来征,如何征税可有什么具体的章程,什么样的政策在下面胥吏的盘剥之下也会走样,本来是好的政策结果却变成了恶政。”

  “英国公所说的不是收税的问题,而是收税人员的管理问题,这需要设计一套收税办法,并且收税人员要有一个专门的收税部门,每年要对这个收税的部门进行考核。

  在朕看来大明存在的最大的弊端在于收钱的与花钱的是同一个人,比如一个县的知县,他既负责收税,同时又负责将税收花出去。如此权柄集于一人之手,也就给了其上下其手的机会。

  若是这个知县每花一笔钱都需要申请,并且说明花钱的用途,知县还敢肆无忌惮的中饱私囊吗?”

  “如此增加一个新的收税部门,朝廷岂不是又多了一大笔开支?”

  “这个钱能省下吗?就算不增加收税部门,知县老爷会下乡下去收税吗?收税的主力还不是那些胥吏。这些胥吏不要钱吗?增加了新的收税部门,这些胥吏完全可以裁撤掉。”

  “可是就算成立了新的收税部门,不也一样要用胥吏吗?总不能让官老爷下乡去和黔首百姓收税吧。”

  “新的收税部门,官吏一体,任何新进入的新人都要从最底层做起,没有最底层的工作经验,就不可能得到升迁。”

  “读书人十年寒窗考取功名,怎么可能愿意干这些他们认为的低贱之事,非得挂印辞官不可。”

  朱瞻基冷笑一声说道:“他敢辞官,朕就敢将他的功名一撸到底,想要摞挑子那就别占国家的便宜。再说他们想干朕还不敢用他们呢,用他们收十两银子的税,能交到国库五两那都是他们有良心。”

  张辅等众人暗自摇头,皇帝对读书人的怨念越来越深了,读书人若是不求变,儒家逐渐式微已成定局。可是儒家真的会心甘情愿的放弃手中的特权吗?

  大明的未来是越来越看不清了,不过他们是武臣朝政如何走向并不是他们能够左右的,他们只要站在皇帝这边就已经是稳赢的局面。

  他们已经是世袭罔替的勋贵,已经升无可升,不站在皇帝这边难道还有人能开出比现在更好的条件,别人敢给他们也不敢要啊!

  皇家与勋贵都是与国同休,只要勋贵不傻就不会冒着族灭的风险去背叛皇帝,风险与收益简直就是不成正比,只要皇帝能够保证勋贵的利益,勋贵武臣是大明最忠诚的力量,除非他们看到大明这棵大树即将彻底溃烂倒下。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