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八章箭在弦上_鬼谷神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不攻伐,才有利于楚国,有利于我鬼谷王禅。

  至少可以看一出紧张的大戏,而不是很快就会有结果。

  结果于本人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品阅这个过程。”

  王禅的话说得很慢,却又透着玄机,而且充满着冷酷。

  就连范蠡身后的护卫都摸不着头脑。

  可范蠡则是面色忧郁,显然明白王禅话语里所说的意思。

  若两国不战,只在边境阵兵,就像两个对手,都拉弓上箭,却互不相射。

  持久下去对谁都不利。

  任何一方都必须小心应对,防着对方偷袭,越是持久于两方越是不利。

  就如同孙武兵法里说的“兵事不宜久”,久则伤民害国,动摇一国之根本。

  而吴越若是真的如此,那得利的才真正是楚国。

  楚国与吴越两相交好,却坐看两国敌对,韬光养晦,慢慢壮大,到时吴与越都会成会楚国刀下之肉,任其宰割。

  范蠡思虑片刻,回过神来冷笑一声道:“依鬼谷先生所言,那先生是知道此吴与越攻伐的结果了,所以才会失了兴趣。”

  王禅一直端杯品茶,对茶的兴趣比对范蠡的更要浓厚。

  听范蠡问起,也是淡然回道:“非也,刚才小子也已言明,对结果不感兴趣。

  不过既然将军问起,小子也不防直言。

  越国攻吴最多能得小胜,越王纵不敢长躯直入。

  孙武驻守吴都,孙将军领兵历来出奇至胜,处处皆是危机。

  范将军纵有不服,可却也深懂兵法。

  此时吴国国丧,若两国交战,越军深入吴地,势必会激起民愤,让越军深陷泥潭。

  而若吴国或楚国领一只奇兵,不消三日越都必险。

  那时越国就会有灭国危险。

  想来越王虽然胸有天下之志,却不会舍本逐末放弃越国根基。

  而吴国新王已定,吴王寿诞不远,吴王也不会深兵入越。

  这样会让新政不稳,若楚国此时出兵,而攻越国又久攻不下,吴国同样有灭国之危。

  所以此次攻伐只是各取所需而已,并不能真正威胁对方。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范蠡一听,面色更是难堪。

  主张攻伐的是王禅,而当两方都已下定决心大战一场之时。

  王禅却又分析两方的结果,都不讨好,而且此时就如同刚才王禅所说。

  吴国与越国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若两方互不攻伐,反而真的会把王禅变成渔人,让楚国从中得利。

  可若越国攻吴,却不能一举把吴国攻下,那出不出兵已没有多少意义。

  相对于吴国而言,把越国当成一个靶子攻伐一场,算是扬了旧王之威,让新王做稳王位。

  而吴王本就将死之人,纵然战死沙场,反而是得尝得愿,让吴国更加团结,让夫差更加勤政。

  算起来越国只是吴国一个陪衬而已,深思熟虑的计谋,本算是天衣无缝,如此谋划布局,在王禅嘴里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